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83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1018篇
劳动科学   61篇
民族学   175篇
人才学   271篇
人口学   324篇
丛书文集   2409篇
理论方法论   424篇
综合类   4527篇
社会学   772篇
统计学   123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258篇
  2014年   488篇
  2013年   446篇
  2012年   513篇
  2011年   591篇
  2010年   613篇
  2009年   602篇
  2008年   1046篇
  2007年   657篇
  2006年   504篇
  2005年   565篇
  2004年   657篇
  2003年   567篇
  2002年   518篇
  2001年   445篇
  2000年   400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一是调整结构,多层次培养。所谓多层次即博士、硕士、学士、大专、中专、技校6层次,经济和社会需要多层次的人才队伍,不能够说博士高于技工,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社会需要多层次的人才,“合适的就是最好的”人才观念是资源配置理念;文凭的高低只能够代表学历水平的高低,对于某一工种而言,只能够说“合适的就是最好的”;所谓多层次贸易队伍,是指贸易经济队伍的3支队伍,即贸易经济的行政管理队伍,经理层队伍,员工队伍,这是社会对贸易人才职业上分工的客观要求。如果我们不能够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多层次人才,就不能够满足人才的市场需求,这是社会…  相似文献   
72.
在当前的中国,转向独立型人格观念已成为历史的必然。首先,人格的演进历程可分为三个基本阶段,即依附型人格、独立型人格和自由型人格阶段,与中国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是独立型人格阶段。其次,中国传统社会的人格是一种典型的依附型人格,而在现代化进程中,个人独立性逐渐增长,并产生着关于个人独立性的各种观念。再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正在发生全面而深刻的变化,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为独立型人格提供了客观基础。转向独立型人格观念具有重要的教育学意义。  相似文献   
73.
通过问卷调查,对知识经济时代下广西大学大学生整体学习风气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从学习现状、学习态度、学习观三方面分析学习风气状况.针对调查中发现的学生学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转变大学生学习观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4.
当前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剖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凸现,从内因来说,传统的择业观念严重干扰着大学生的择业与就业。研究大学生就业特别是他们的择业观念是高校、社会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调查研究,从实证角度描述了大学生择业观念的现状,剖析了大学生择业观念的特点,提出了大学生择业观念调适的建议。  相似文献   
75.
潇潇 《女性天地》2005,(1):33-34
单凭一种迹象,不足以证明他已经出轨;可是如果他真的出轨了,一定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以下痕迹之一之二之三……小心点吧,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相似文献   
76.
关于柏拉图的研究著述连篇累牍,尤聚焦于柏氏的“理念论”与“理想国”。本文拟另辟蹊径,力图揭示出“柏拉图对话中”所隐含的神学思想。简言之,柏氏的神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柏拉图对古希腊传统神话的批判与净化;二,柏拉图把其伦理学奠基在以灵魂不朽为主的信仰上;三,柏拉图建立了一套既有别于希腊传统又有别于基督教的宇宙创世说。通过分析,我们会发现柏拉图的对话是古希腊传统神话神学向中世纪神学嬗变的过渡形态,而柏氏的神学思想则是西方理性神学和道德神学的滥觞。  相似文献   
77.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的一项重大任务,高等学校体育教育要配合高等学校创新人才的培养,转变体育教育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学生学习和锻炼的自觉性,积极性,重视学生个性化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应对传统的教学的教学评价方法做必要的改革。  相似文献   
78.
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管理体制、教学体制改革以及高等教育大发展等提出的新课题,面对社会生活方式快速变化带来的挑战,存在工作侧重点跟不上形势变化和方法简单僵化等问题。对此,本文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从出发,对高校德育工作的观念、思路和方法等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必须转变观念,拓展思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途径和方法,这样才能保持其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79.
三个根本性转变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建立和新的学科门类的发展 ,以继承知识为诉求目标、以学科教育为中心内容、以智力培养为基本导向的传统教育理念 ,已逐渐显示出其无法避免的弊端。本文从认识论的角度 ,分析了传统教育理念的诸多误区 ,论述了教育理念必须与时俱进 ,实现三个根本性转变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80.
现代性的哲学观念是指在近现代哲学中形成的成为整个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现代性的思想基础的哲学精神和哲学意识。现代性最根本的哲学精神是理性意识 ,理性意识的目标和根本功能是达到合理性。近现代哲学在理性意识的指引下形成了三大现代性的哲学观念 :主体性观念、主体间性观念和历史性观念。在三者中 ,主体中心理性和主体间理性只有在历史理性的参与下才能达到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