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0篇
人才学   23篇
丛书文集   133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391篇
社会学   82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5 毫秒
51.
"加强军民团结,密切军民关系",在梧州市西江三路文华车站附近,一块永久性宣传牌子格外引人注目,这是连续9次获得自治区级和梧州市"双拥"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被评为"全国军(警)民共建先进单位"、今年又被自治区双拥工作小组推荐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的梧州市工商局所树的牌子,言简意赅地表达出他们心中的祈愿:托起我们心中的长城!  相似文献   
52.
在今天的台湾文坛上,著名作家、文艺理论家陈映真正在二十年如一日地和民族分裂主义进行着斗争,他是台湾思想文化战线上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的战士。他的小说创作建立了民族文学的风格,充满着深沉的民族主义内涵和强烈的爱国情感,他表现了丰富而复杂的台湾的"内心"。陈映真是台湾新文学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53.
清代的海外华文报刊是中国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外华人华侨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我国1000多年的新闻传播史中,清代海外华文报刊处于中国报刊走向近代化的初期和创始阶段,这些华文报刊在宣传爱国思想、弘扬传统文化、传播科技知识、引导政治导向,以及反映华侨华人的爱国之情和沟通与祖国的联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传媒功能.清代的海外华文报刊呈现出报刊生存时间普遍较短、处于当地主流文化之外、政治倾向性由弱到强的传播特点,但海外华文报刊的出现和发展也反映了华侨华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相似文献   
54.
文章探讨了中华民族凝聚力课题研究兴起的背景与国内外研究概况.且以历史方式与逻辑方式、时序与研究内容相结合作为划分研究发展阶段的依据,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1987年3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一种巨大而顽强的民族凝聚力"论题的提出到1994年1月宁夏"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探索"研讨会为第一阶段;再到2002年9月"江泽民'文化纽带'重要论述"北京研讨会为第二阶段;此后至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马英九上台与"胡吴会"为第三阶段.文章阐述了各阶段的特点与主要学术成果,揭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思路与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55.
在南宋词坛,以辛弃疾为一代领袖,发扬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汇聚时代的风云,形成了以抗战爱国为宗旨的新流派.在气宇轩昂的辛派词家中,陈亮以其雄壮的《龙川词》,高举北伐之旗,鼓吹恢复之歌,与同调山呼响应,在中国文学史上谱写了璀灿的篇章.  相似文献   
56.
马全和 《山西老年》2008,(11):45-45
如今"感恩教育"与"忠诚教育""爱国教育"一脉相承。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被人们有意、无意地曲解、误导、修饰、变形,颠倒"感恩主体"。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把"感恩教育"看成是下级对上级的行为。上级认为:"我提拔的你,  相似文献   
57.
肖邦在他的《夜曲》中,通过属于他自己特性的旋律、和声与织体的创作,在融入自己性格特征、内心情感和爱国情怀的基础上,营造了一个既具有梦境般美丽,又具有强烈爱国情操的永恒的星空,为《夜曲》体裁拓展了完美的艺术情境。理解肖邦《夜曲》的情境,是演奏好肖邦《夜曲》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58.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表现了"可与日月争光"  相似文献   
59.
中国共产党的军事伦理现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军事爱国之政治价值取向,实现军事伦理观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及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统一;以深厚的国家民族观念为思想基石,具有浓厚而强烈的国家主权意识和民族尊严意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伦理价值取向,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忠实捍卫人民利益;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战略谋划之最高准绳,以人民战争和积极防御为战略指导;以革命英雄主义为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的强大精神支柱.这些系统的思想理论,从军事伦理角度极好地解决了"为何而战、为谁而战、如何去战"等一系列带根本性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问题.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60.
从前,有一匹马,它跑着跑着就掉进海里。所以,它变成了“海马”! 这匹马的另一个马朋友,为了找掉到海里的马,结果掉到河里,变成“河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