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0篇
人才学   23篇
丛书文集   133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391篇
社会学   82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在一个世纪之前,有一位智者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注意到了和谐与协调的发展。他就是清末状元、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张謇。我们考察他的实业实践,他所办的产业,注意协调平衡地发展;他所创办的工业企业的产品或废弃物往往成为另一个企业的资源,出现资源的循环和再利用,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92.
越文化特征新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 ,文化的研究又有升温的趋势 ,尤其是对地域文化的研究 ,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本文在探讨“越”“文化”概念的基础上 ,通过具体的例证 ,着重论述了它的三个基本特征 :尚武爱国、创新进取和奉献自强的思想精神 ,并对其形成的原因作了初步的说明  相似文献   
93.
展开中国地图,在长江之滨,洞庭湖以北,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心脏,而这颗明珠的中心就是凤凰的故乡——历史文化名城荆州。从两千年前的屈原、宋玉开始,古往今来的文人、学者、政治家从荆江两岸走向中国的大舞台。他们熠放着凤凰故乡的光彩,以那真诚的爱国之心、渊博的学识,驰骋风云,为中国创造着历史。  相似文献   
94.
维新期间,江苏实业家趋向变法,学习西学,积极改变公益慈善理念,反对固步自封;改革慈善内容,提倡教养结合;改造慈善公益形式,力求社会进步.这些活动推动中国慈善公益事业的主体和对象、形式和内容发生了深刻变化,从而从传统走向现代.  相似文献   
95.
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今天的56个族,是历史上众多民族的延续和发展,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形成了整体上的认同和思想文化上的一致,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并赋于强烈的民族感情,上升为爱国、振兴中华民族的奋发向上精神。  相似文献   
96.
爱国主义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张巍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精神支柱什么是爱国主义?革命导师列宁曾经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表现为人们热爱自己祖国的江河湖海、森林矿藏等自然风光和自然资源;热爱祖...  相似文献   
97.
本文通过对陈嘉庚先生与孙中山先生以及汪精卫、蒋介石等国民党要员交往的梳理,考察了陈嘉庚先生因公忘私、一心为国的伟大情怀.虽然陈嘉庚先生与孙中山先生以及汪、蒋二人的交谊深浅不同,但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情怀却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8.
在救亡图存的近代中国民族解放浪潮中应运而生的多次现代中国青年运动(核心是学生运动),迄今为止,五.四(1919)反帝反封建的爱国学生运动已89周年,一二·九(1935)抗日爱国学生运动已73周年,发端于云南昆明的一二·一(1945)反内战争民主爱国学生运动至2008年则是63周年了,从中,我们应得到什么样的历史启示呢?  相似文献   
99.
江西义宁(修水)“三陈”:陈宝箴、陈三立、陈寅恪,是世人敬佩的一家三代英才。“三陈”的最大特点:一是崇高的爱国情怀;二是强烈的革新意识;三是坚毅的治学精神。“文章、道德都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100.
杜甫一生中亲身经历了“开边”战争、安史之乱和蜀中之乱,在这三次不同性质的战乱中,杜甫写下了许多以战争为题材的诗篇,我们统称之为议战诗。本文试图把杜甫几次战乱中所写的议战诗综合到一起,从而分析他对历次战乱的态度及不同的心理矛盾,进一步认识杜诗现实主父精神的深刻性,认识杜甫忠君与爱国爱民的思想感情,为更深刻地认识杜诗的人民性与战斗性提供更有力的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