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70篇
社会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对发达工业社会进行批判的基础上,马尔库塞强调艺术与审美的解放功能,形成了独特的美学理论。他的关学思想一人的本质是爱欲为基点,以解放爱欲和建立新感性为旨归,通过审美形式来实现艺术的革命功能。  相似文献   
92.
古典晚期的新柏拉图主义的“爱欲”可视为“情感认识论”的雏形,之后又发展出了东西方两个不同的理论。经过奥古斯丁、笛卡尔和胡塞尔的发展,西方的分枝通过对“爱欲”意义的剥离步入了现代的现象学阶段,而其保有了“爱欲”因素的东方分枝则因为历史原因未能进入现代视域之中。通过对“爱欲”的复原,对谢文郁先生提出的“情感认识论”进行现象学重构,可发现其至少有两方面的“现代性”意义:一是提示我们应当将人视为是身体的存在,而不是一个超然物外的存在;二是表明人是有限的,人对世界“全体”的理解只能依赖其自身所见的“侧现”。  相似文献   
93.
马尔库塞后期思想的理论核心是爱欲解放论。他对性欲转变为爱欲的期待 ,对现代工业文明压抑人类爱欲的批判 ,以及对“非压抑文明”社会的构想 ,对我们认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他的理论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94.
路德维希从爱欲角度论证了城邦这一政治共同体兴衰的原因所在。爱欲的三个政治分支——政治男色促进公民友情,从而引向爱国主义是政治共同体得以确立的根据,而爱欲的同质化和私人化倾向又最终导致城邦的解体。路德维希的重要性在于,他再次肯定了希腊理论家们发现的爱欲的作用。但是城邦的衰落更是由于基督教强劲的个人主义精神和现代政治哲学对个人的推崇,张扬了个人生存欲望,并予以私有财产权的保障,彻底摧毁了政治共同体的存在根基;而这一点,他并没有做出阐释。  相似文献   
95.
论性正义     
性正义是相对于性压抑与性放纵而言的,是一种对性抱有的自然和自由的态度.自然是指还性以本来面目,祛除加诸其上的过多的意识形态内容,强调性的本能与天然,排除与自然或造化对着干的性压抑行为:自由是以一种放松、创造的态度面对人类的性,强调性的非强制、操控性和创造性,与性纵欲相对.意识形态导致的性不正义主要表现在性本质的异化;性目标的偏离;性主体缺位;性情感缺失;性意志力衰减.女性解放是实现性正义的前提:加强男女两性沟通与理解是性正义的基础:加强以爱欲为核心的性文明建设是性正义的核心.  相似文献   
96.
沈从文小说创作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沈从文创作思想和创作实践都有极为深刻的影响。沈从文在表现都市情欲、乡村性爱、"诗与火"内在个人爱欲体验等性爱题材小说方面,自觉借鉴和运用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从而深化了自己的小说创作,但同时也给其创作带来某种局限性。  相似文献   
97.
景宜 《伴侣(A版)》2014,(3):58-59
正他爱你入骨,你也是一颗心全系在他身上别无旁骛。但为什么上了床,彼此的嘿咻欢乐点就不在同个拍子上?性学专家认为,伴侣间存在着性欲节奏默契度,类型相似的才匹配,才越能享受到"性福";欲望理念如果南辕北辙,肯定没什么"性福"可言。好在即使有差异,经过调适也能改变。  相似文献   
98.
人性论问题是人类哲学最重要的论题之一,马尔库塞的人性论结合了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观点,认为人的本质是爱欲,提出人的历史是爱欲受压抑的历史,解放人的关键是爱欲的解放.马尔库塞所提出的人性论是从生理学角度来阐述的,因此说马尔库塞的人性论只能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研究马尔库塞的人性论,就在于全方位地了解人自身及其人对自身认识的角度和层次,自然性是人的重要属性之一,它必须得到人类在认识层面上的足够重视,因为这是人的生存愉悦和幸福的前提条件.人在认识自身属性的同时也必须超越自然属性对人的影响,因为人的自然属性只是人性的一部分,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他的社会属性更是对感性的升华,也是人类进入理性和逻辑层面的必要条件,也只有把二者从不同的维度充分地认识清楚,我们才能诠释出人是如何能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  相似文献   
99.
具有自恋人格特质的高加林对刘巧珍的爱是即时之爱、自恋之爱,对自身农民身份之爱;对黄亚萍的爱是情境之爱、自我贯注之爱,对自身知识分子角色认同之爱.同时,高加林自始至终固着于童年俄狄浦斯情结所建构的三角爱欲范型,潜意识沉溺于对被伤害的第三者马拴和张克南的情感袭扰的心理满足之中.在双重身份的虚假认同、病态的自恋以及充满矛盾的三角爱欲的悖谬中,其情爱游移不定,心理冲突绵延不辍,并最终酿就了一幕爱情悲剧.  相似文献   
100.
以文本批评为基础,以主题探讨为主线,对在上世纪2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产生重要影响的英国著名诗人W.H.奥登以爱为主题的部分诗篇进行分析和讨论,旨在加深对这位诗人创作思想和风格的认识和理解,引起有兴趣的读者对这位诗人的深入研究和评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