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7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27篇
管理学   105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39篇
人才学   3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82篇
理论方法论   136篇
综合类   2182篇
社会学   163篇
统计学   3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234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马克思指出"物的依赖性"社会形式一方面造成人们之间的全面依赖,另一方面引起社会关系的普遍物化。消费主义的本质是物质主义,其产生和发展深植于"物的依赖性"社会之中,是人类在"物的依赖性"时代所遇到的生存困境,扬弃"物的依赖性",实现"以人为本"是超越消费主义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02.
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智能变电站建设是属于较早起步的,而且随着不断完善的技术标准、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技术的研制、数据采样同步、一些高级应用功能、自动化系统网络构架等众多技术得以解决和提升,从而让全站的信息数字化、高级应用互动化等多方面的实现,同时在大量试点进行丰富工程建设经验的积累,以及新的技术和设备的开发和深化,进而将坚实的技术带给了变电站建设模式的转变,因此,本文对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建设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3.
"清福"展现了唐宋以来士人阶层的生活理想,他们试图建立物质与精神、身体经验与审美体验、俗世生活与艺术、哲学之间的连续性。这一生活理想在晚明得以广泛流传和实践。晚明士人建构起一套以俗世生活为基准、以身体和感官的满足为起点、以快活自适为旨归的理论体系,他们以生活的观点来判断事物和人生价值,在物质的享受和娱乐活动的实践中力求塑造一种优雅的姿态。传统上身体与心灵、物质与精神、生活与审美、形而下与形而上之间的尊卑、断裂关系得到改观,一种从艺术为了生活、实现艺术化的生活的理论系统逐渐建构起来,艺术与生活的连续性得以从理论上确认。这实际上为中国美学提供了一种世俗化的、形而下的"生活美学"范式。  相似文献   
104.
《老友》2014,(11)
正股骨头坏死:侧臀部或腰部疼痛,髋关节部位牵拉性疼痛,下肢畏寒、无力、酸麻感,严重者肌肉萎缩、跛行、拄拐或坐轮椅。颈腰椎病患者:椎间盘突出、滑脱、膨出、坐骨神经痛……弯不下腰,走不远路,起床时僵硬翻不了身,小腿发麻发凉、走路脚底如同踩棉花;颈椎病患者,头晕耳鸣,手臂无力、发麻,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很多患者尝试了各种方法治疗,不见好转。有的患者无意中发现  相似文献   
105.
谈笑 《现代妇女》2014,(6):175-175
网络虚拟财产是现实财产在网络空间的延伸。我国的立法对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各学说百家争鸣。我国理论界主要存在物权说,即网络用户对虚拟财产享有物权。知识产权说,虚拟财产是用户的智力成果。债权说,网络用户对虚拟财产的权利来源于与营运商签订的服务合同。  相似文献   
106.
本文通过对山东"全能神教"(1)的实地调研,以这一个邪教组织为例,分析和总结了邪教的一些特点和产生的部分原因。这两个组织在信仰上具有排他性和反社会性的特点,在组织上具有神秘性和层级性的特点,在活动仪式上具有灵活性与娱乐性的特点,促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则涉及社会转型期部分农村地区的社会失范问题、精神空虚与农村娱乐形式单一问题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对"烟雾山"供奉各路神仙庙宇以及庙会期间当地参会民众行为的考察,认为这种乡村"多神信仰"聚集地现象,折射出了乡村社会的观念与诉求,进而通过对地方政府对庙会文化活动的主导以及国家与民间社会对庙会文化双重解读的探究、通过对地方庙会活动中积极分子的访谈,揭示出在目前社会转型背景下,具体地域民间信仰聚集地的生成路径:以"传说"为文化基础,以"积极分子"及其活动为动力,其最终形成乃是具体的社会生态环境下,多元诉求之下的"共谋"达成。  相似文献   
108.
正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市,不但有个市标建筑萨尔茨堡而闻名于世,还有一个花园世界闻名,它就是米拉贝尔花园。历史情人,花落谁家米拉贝尔花园富含历史深韵,遗留着很多历史的记忆。最初被称为"阿尔特瑙",是当年的大主教沃尔夫·迪特里  相似文献   
109.
在中国古代王朝礼制中,社稷坛与太庙相对应,构成“左祖右社”的格局,社稷祭礼在王朝统治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女真族建立政权以后,继承了中原农业文明的社稷祭礼.金代的社稷祭祀具有强化国土观念和美报土谷之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0.
技术和技术物是当代哲学、艺术和文化研究关注的核心议题。在有关当前技术与文化状况的分析和评估方面,唐·伊德、唐娜·哈拉维、贝尔纳·斯蒂格勒的研究富有启发。伊德分析了技术与人的多重关系并强调技术-文化的"嵌入性";哈拉维的赛博格理论突破了人/非人的界限,突出技术带来的身体跨界为人类所开启的新的可能性;斯蒂格勒指出技术的"药性"一方面毁坏文化的社会性,另一方面则催生了社会联系和人的多样化存在。物质文化研究探讨人与物的复杂关联以及"与物为春"的共存境遇,如上有关技术物的嵌入性、杂合性和药性的剖析,是物质文化研究不可多得的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