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34篇
社会学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当代新民谣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的必然产物,它的崛起有着深刻的社会、思想和文学本身的原因。从思想价值上看,它表现了人民群众对经济改革效应的严肃思考,对政治热点问题的理性分析,对社会不良风气的尖锐批评.从艺术价值上看,它与传统民谣.十七年民歌和精英文学形成鲜明对照,表现出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同时,当代新民谣也突出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心理的弱点和性格上的缺陷,如平均主义和保守恋旧,个人主义和偏狭自私,实用主义和迎合流俗等.  相似文献   
12.
王化清 《山西老年》2014,(10):51-51
被诗圣杜甫誉为"口吐天上文"的诗仙李白,是中国盛唐时期诗坛上一位性情狂放、风度翩翩,开一代浪漫诗风,最能"倒笔写天"的天才诗人。其诗不但格调清新,雄奇豪迈,奔放多变,而且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深婉隐微,含蕴深广,极富积极浪漫主义色彩。在其现存的1044首诗歌中,直接或间接写月的不少。或抒情,或怀古,或怀乡,或思亲,或寄志……最著名的有:《月下独酌》《峨眉山月歌》《关山月》和《把酒问月》等。  相似文献   
13.
《红芋谣》叙说淮北农家凄婉人生故事,在急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凸显乡土情怀与精神的弥足珍贵、其行将消逝的无奈,呼应世纪之交乡土文学悬置价值判断与理论预设、呈现还原乡村生活场景的美学新趋势,以温和笔触描述当代淮北乡土风物人情。叙述者淡化自身性别意识,从共通的人性、人情出发探究人的命运,人物心理情状描摹贴切到位,但对社会历史内容、人性深度的开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云谣集·凤归云》词语的考释,纠正《敦煌歌辞总编》中的相关错误,并对《总编》中所存疑问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黄国荣在其小说《乡谣》中为我们贡献了汪二祥这一崭新的人物形象。他经历了中国大多数农民曾经经历的苦难,面对这种苦难,他有着自己的选择。其在困苦中对生活的坚持和追求,并不完全是阿Q精神,其在"难中求生""坎中挣扎"力图改变现状所表现出的坚韧和顽强,与福贵躲在原地被动忍受苦难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汪二祥的前进和成长,也向我们昭示了农民精神超越的艰难。  相似文献   
16.
老人谣     
告老了 逍遥了 切要记牢 不养成懒包 破晓了  相似文献   
17.
《甘泽谣》是晚唐袁郊所撰一部重要的传奇集,思想上儒释道并存,并与晚唐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其作品不仅揭露了晚唐的藩镇割据,也是宗唐思想的凸现;同时,交织着出世、入世的矛盾思想;僧道侠的传奇更体现出了人生无常;对盛唐的眷恋在现实的空幻面前更为张显。  相似文献   
18.
对谣言传播机理、传播因素、动因进行了研究,探寻了防谣、治谣、止谣等谣言阻隔机制。  相似文献   
19.
对民谣的社会文化功能进行知识考古和历史还原,在民谣史料的发掘与解读的基础上,分析民谣的谶示功能,揭示民谣与古老的爻占传统之间的相通性,并进一步追索出谣谶与爻占传统共有的文化原型,乃是对神圣言说,即"神谕"的敬畏心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晚唐作家袁郊所撰传奇集《甘泽谣》出发,结合《唐书》及其他相关资料,对唐传奇中的“宗唐思想”进行了详细阐述。其中,《魏先生》篇反映了隋末唐初为李唐的合理性进行舆论宣传,即鼓吹“宗唐思想”;《素娥》篇对武氏政权进行批判,强调李唐的天命所授,即维护“宗唐思想”;《红线》则对中晚唐藩镇割据势力进行鞭挞,借以证明李唐的正统性,即维持“宗唐思想”。不同的时期,“宗唐思想”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内涵,也深刻、形象地折射了民众心理诉求的变迁。《甘泽谣》作为小说创作,与儒、释、道、侠等思想密切相关,在“宗唐思想”方面有着独具的系统性和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