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6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65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404篇
理论方法论   57篇
综合类   961篇
社会学   32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贾雨村的正邪两赋说和秦可卿的卧室意象不仅昭示着<红楼梦>人物形象的谱系渊源,而且作为<红楼梦>的写情策略贯穿于整部小说的内在肌理中.大观园的世界也是一个正邪两赋的世界.在<红楼梦>的神道设教叙事策略中,秦可卿这个人物远远超越了道德层面,具有写意的特征,曹雪芹塑造这个人物时其关注焦点与其说是道德,不如说是生命本身.正邪两赋的历史谱系在小说中一直被当作贾宝玉和群钗情感世界的祖先和偶像,成为<红楼梦>情节设计和人物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展示大观园诸艳的情缘体验.<红楼梦>并不是一部通俗小说,而应该是一部抒情体小说.诗性叙事,是<红楼梦>叙事上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52.
赋体叙事研究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生 《云梦学刊》2011,32(5):101-103
赋体兼具小说的叙事性和诗歌的抒情性,赋的叙事性既体现在"赋"字铺陈的本义里,也体现在它的题材、手法、与体式上。古往今来的赋论家们对赋的叙事性也不乏零星的认识,但叙事研究相当薄弱,甚至可以说是刚刚起步,一些关键性的、全局性的问题尚未解决,全面系统地考察赋体叙事的成果尚付阙如,理论的更新也该提上研究日程。近年来引入并兴起的空间叙事理论为赋体叙事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赋体叙事可以在赋体本质与叙事、赋体表现手法与叙事、赋体体式结构与叙事、赋体题材与叙事、赋体叙事的源流衍变等五大方面进行深究。  相似文献   
53.
子弟书是富有满族特色的民间曲艺,同时又熔铸了文人文学的才情与志趣。子弟书对于传统叙事诗的创新主要表现在雅俗兼收、反映世情百态的开阔视野;以事挟情、舒展而又严谨的叙事结构;赋笔抒情、水墨淋漓的审美取向;句式多变、长短随意的诗歌体例。子弟书无论在诗体还是修辞上都表现出民间文学那种生龙活虎的创新与文人文学熔铸锤炼精神的高度统一,它所创造的这种雅俗共赏、修辞富赡的新诗体也必将在中国叙事诗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54.
潘岳人品和文品的关系历来是被后人评价褒贬不一的一个问题。笔者通过论述潘岳生前的三条史实来论证其人确实存在“人品和文品”不一致的现象,并分别从人格、思想、社会三个因素深入挖掘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5.
《京兆试慎所好赋》作者《全唐文》题为刘知几.洪业从该赋在《文苑英华》的“失次”、“阙名”,赋自身的“气味”及刘知几参与府试的地点,试赋的题目、题型、“韵脚”七个方面对作者提出质疑.然从《文苑英华》的编选体例、刘知几的生活和求学经历、京兆府试的命题特点及作答文风等方面可证《全唐文》所题为实.  相似文献   
56.
57.
陈樵终身不仕,专意治经。其赋表现出对隐居生活的歌咏,对理学思想的张扬,对君子品格的赞颂,对皇帝明治的歌颂。具有托物寄情,情以物兴,言辞清丽雅正的艺术特色。其创作又受有时代影响,体现出元代浙中文学与理学相互联通、影响及浸润的历史风貌。  相似文献   
58.
裴凡 《老友》2012,(3):15-15
伟绩丰功又五年,喜迎盛会意拳拳。小康推进黎民悦,华夏腾飞众志坚。百业繁荣歌改革,万家欢笑乐尧天。高擎旗帜朝前迈,同德同心再着鞭。  相似文献   
59.
宴集诗序的创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文学现象。以颜延之和王融的《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为代表的南朝宫廷宴集诗序,是奉敕应制之作,具有政教化内容特征,深受颂赞、符命、封禅等歌颂性文体的影响,而以歌功颂德为宗旨。同时,这类作品继承了汉大赋润色鸿业、宣谕上德、雍容揄扬的价值取向和铺张扬摛的审美追求,在创作倾向和艺术方法上,也与汉大赋有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6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发展,但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一直悬而未决,这个问题的稳妥解决,对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三农"问题是一个系统的问题,农业、农村、农民是三个不同维度而又相互关联,而农民问题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农民问题身上寻找突破口,发挥农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文章全面反映了"三农"问题的现状--农业基础脆弱,农村发展落后,农民生活穷苦;分析了"三农"问题的成因--人地关系紧张,观念陈腐落后,教育水平滞后.在此基础上,文章针对农民问题提出了应对之策,即所谓的"九字方针"--启民智、予民利、赋民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