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9篇
管理学   8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71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79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正>女人的终极理想是什么?对,就是成为众人瞩目的"女王",成为一个人人艳羡的fashion queen。在时尚圈,几乎每个明星都有造型上的最佳拍档,也许并不是业内最出名的那一个,但一定是最适合她自己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时装,穿出个性,这才是王道。  相似文献   
92.
马新莉 《职场》2013,(11):53-54
累得像老黄牛,上司却都不知道,冤!什么事都汇报,上司不胜其扰,烦!  相似文献   
93.
如果将孟子所说的"七十者可以食肉"(<梁惠王上>)一语,放在中国古代社会史与饮食史的脉络中加以考察的话,那么,探讨显示"七十"之龄是中国古代人的生命历程中从公务退休告老的阶段.古人年届七十就受到尊养,但古人也强调年龄必须与个人精神修养与时俱进,所以孔子以"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人生最高境界.古代中国社会一般庶人生活资源有限,平日以疏果佐食,只有在祭祀或庆典时,才得食肉,因此,孟子认为"七十者可以食肉",就是"王道"政治的理想目标了.  相似文献   
94.
周朝的天子称王,周的政治理念是"王道",也是儒家倾心的理想政治.周的王道政治对统治者有"德"的要求,是所谓"德政".孔子提出"仁政"概念,主张士人参政议政.春秋战国的霸道政治背离了周的王道.秦制取代周制,霸道的色彩明显,但传统皇朝政治实质上是杂用王道和霸道.主张王道的儒学始终从统治者的角度思考政治,因而不能成为政治学;法家所言之法是统治之法,不限制君权,所以是"霸道"的理论.中国政治文化在20世纪才有了民权、民主、宪法等全新的概念.  相似文献   
95.
现代中国法律史界普遍认为,汉代在孝武以前以"黄老思想"为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而自孝武以后则独尊儒学,以儒家学说指导法制建设.但事实是否如此呢?且看<汉书元帝本纪>载:(元帝)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而诛,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何为"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岂不言明,汉代并不纯以某一家的思想作为国家法制建设指导思想.同时,孝昭皇帝时期的盐铁会议中以桑弘羊为首的当政者也并不纯属哪家学派.由此观之,汉家法制思想实非想象中之单纯.  相似文献   
96.
孟子的法理学主要体现为政治法学。孟子的政治法学可以从王道、王政、王制3个维度来透视。其中,王道具有形而上的特征,可以视为孟子政治法学的理论依据。王制具有形而下的特征,可以视为孟子政治法学的制度表达。居于王道与王制之间的环节是王政,它作为华夏文明早期出现的一个概念,不仅描述了一种政体,而且具有饱满的法理意义。王政以王道为灵魂,以王制为肉身,代表了孟子关于理想政体的憧憬。“批判法学”是孟子政治法学的特质。它对拒绝王道、背离王政、抛弃王制的政治现实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刻的批判,体现了批判法学的精神与风格,开创了儒家视野中的批判法学。作为一个时代的思想导师,孟子创造了堪与一个时代的政治权力、经济财富并立的精神资源。因为这种精神资源,孟子的批判法学一直闪耀着激荡人心的思想光芒。  相似文献   
97.
郭敬东 《船山学刊》2014,(2):142-148
王道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概念,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塑造了中国独特的治理模式。近百年来学界对王道思想的研究成果众多,主要集中在对王道思想概念与内涵的分析,在历史上与政治实践之间的关系,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以及其时代价值等方面。这些研究一方面反应了王道思想研究的多元性,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学者对王道思想所做的研究使之在当下的发展具有了多重路径的可能。  相似文献   
98.
"王道"是王权体系下的一种政治理想,对现实的王虽有某种批判意义,但又寄希望于王,其核心是王制:越是张扬王道,就越肯定王制;越是把王道作为一种理论追求,那么所谓的"道"就越依附于王,两者可谓相反相成。作为一种结构性存在,"王道"属于古代的一种政治思维,是一种历史的形态,与现代政治思维不在一个层面上。"王道"不仅是一种价值观念,也是一种很稳定的思维方式,影响至深。如何从传统"王道"的思维方式中走出来,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这既要改变产生"王"、"道"互相论证的社会结构,又要有新的思维方式取代传统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99.
《尚书》历史思想的核心内容可概括为实用理性主义的"王道"史观。发端于《尚书》的实用理性、"民本"、崇尚和平的历史思想是中国历史思想最重要的母题之一,以《尚书》为原点,中国的史学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壮大,并且成长为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气派的中国史学。《尚书》历史思想的影响,可以从中国传统历史思想和整个传统文化两个维度去探讨。《尚书》是中国文化的元典,蕴含着中国文化的原初"密码"和基本价值观念,而历史思想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对复兴民族文化、促进国家统一和建设和谐世界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作为中国史书之祖,《尚书》中的历史思想也对于在新形势下融会中西历史思想的精华,铸成更有真理性的历史思想体系,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0.
承担着国家层面向底层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施加的政治教育功能。受技术和行政辐射力的制约,《遵义府志》进行政治摘要: 道光年间编纂的《遵义府志》作为传统官方志书,在追求客观记述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演变的同时,更观念教育的形式具有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及其作用方式构成了传统社会政治治理和社会维系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