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6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近二十年来,不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作者的作用、文本的意义以及这两者同读者的关系一直备受欧美作家和批评家的关注,加拿大作家卡洛尔.希尔兹的小说《玛丽.斯旺》就是体现此类关注的典范之作。小说围绕女诗人玛丽.斯旺之死而展开,着重演绎了四个人物在诗人死后如何各自为营地以权威身份诠释和构建诗人的历史与作品。希尔兹在这部小说中阐释了作者、文本、读者在作品创作过程、作品诠释过程以及作品意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关系。在希尔兹看来,作者将创作意图化为文本后离场,文本因此而获得相对独立但却使歧义诠释和多义诠释成为可能,读者则围绕缺场的作者和自主的文本重新构建新文本,这一系列过程最终造就了一个新世界。  相似文献   
22.
"当客人一进家门的时候,我最钟情的溢美之词不是你家的某件单品真美,而是:这是多么和谐、温馨的一个家。"玛丽·卡罗如此诠释着她对美家的理解,并以布艺为例为我们讲述了其化零为整的艺术。  相似文献   
23.
朋友空间最近上传了很多相片,一部分是她参加别人婚礼时随手拍的。看到一张张新人的相片,我不由得想起了前不久在英国参加的那场"不插电"婚礼。一走进教堂大门,就看到鲜花铺满了走道,我急忙拿出手机准备拍照。而这时一位司仪模样的人走了过来,她非常客气地提醒我关机。"为什么要关掉手机?是教堂里不许拍照?还是怕别人把他们的结婚情况泄露出去?"我不解地问身边的好  相似文献   
24.
郭龙 《职业》2011,(13):31-31
玛丽是英国一家公司的采购员,由于所在的公司以制造童装为主,因此玛丽需要大量购进剪刀、尺子等工具。可是一直以来让玛丽很不解的是,这些剪刀、尺子用不了多久就坏了,玛丽本来以为是正常的损耗,可是过了一段时间玛丽发现这些剪刀、尺子的使用周期越来越短,有的时候新买的剪刀用了不到一个星期就坏了。这让玛丽很是不解,难道是剪刀质量方面出问题了?玛丽去供货商那儿了解了一下,  相似文献   
25.
正法国导演尚·乔诺曾说过,"这里不仅仅距离远,这是别处的风景"。独特的异域风情,让我们感觉仿别佛已经身处离法国几千公里之外的别国他境。事实上,这些可以被拍成法国旅游宣传片的景色,这片美如诗画的异域风景,并不是远在世界的另一端,它们就在法兰西共和国的境内。  相似文献   
26.
<弗兰肯斯坦>中的怪物因其丑陋而不符合浪漫主义审美观念,被其主人作为浪漫主义的他者形象加以排斥、憎恨,以此达到塑造自我、巩固浪漫主义话语的目的.事实上,作者玛丽·雪莱多次暗示,怪物在本质上与浪漫主义的精神是一致的,而非真正的他者,从而暴露了弗兰肯斯坦为了奠定自己话语的权威,不惜创造假想一个"他者"的真正本质.由此,她对浪漫主义盲目争夺话语权和审美观念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相似文献   
27.
刘建春 《社区》2009,(35):40-40
提到法国女人就不能不提她们的吻。法国女人看起来冷冷的,其实动不动就“挖心掏肺”。刚到法国时,看到当地男女无时无刻不在接吻.觉得挺温馨。没想到不久自己就遇到了难题。法方负责接待我的是玛丽女士。到达巴黎的当日,  相似文献   
28.
1962年,美国一位收藏家用250美元买了安迪沃霍尔的作品《柠檬色的玛丽莲》(LemonMarilyn)。到2007年,它的拍卖价格已经超过了1500万美元,而此作品的"姊妹作"《橘黄色的玛丽莲》在1998年就已经被拍出了1730万美元的价格。这似乎根本无法与波洛克作品的拍卖  相似文献   
29.
名角与名相     
<正>二十世纪30年代中期,劳伦斯·奥利弗因出演一系列历史剧而赢得粉丝无数,其中一位是费雯·丽,后来成为他的第二任太太。他还有一位特殊的粉丝——当时的风云人物丘吉尔。据说电影《汉密尔顿夫人》丘吉尔看了上百遍,他入睡前总要看一眼《亨利五世》。因为奥利弗把大人物演活了,他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君王心理,让丘  相似文献   
30.
正简介: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两位笔友之间的非常简单的故事。玛丽·丁克尔是一个居住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小姑娘,她胖乎乎的有些抑郁和孤独;马克思·霍尔维茨是一个居住在乱糟糟的纽约,惠有亚斯伯格症(自闲症的一种)的44岁犹太人。两个人的通信跨越了两个大洲,持续了20年。这份笔友之间的友谊随着一封接着一封的书信,就这么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