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59篇
  免费   472篇
  国内免费   114篇
管理学   5329篇
劳动科学   223篇
民族学   320篇
人才学   897篇
人口学   324篇
丛书文集   4846篇
理论方法论   1033篇
综合类   12309篇
社会学   2538篇
统计学   1226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464篇
  2022年   288篇
  2021年   548篇
  2020年   504篇
  2019年   529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382篇
  2016年   546篇
  2015年   925篇
  2014年   1925篇
  2013年   1696篇
  2012年   1827篇
  2011年   1962篇
  2010年   1939篇
  2009年   2205篇
  2008年   2469篇
  2007年   1763篇
  2006年   1451篇
  2005年   1524篇
  2004年   1264篇
  2003年   1156篇
  2002年   1040篇
  2001年   929篇
  2000年   645篇
  1999年   299篇
  1998年   124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世纪之交充满希望和困惑,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但又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总结其特点,分析其成因,对于思想道德建设和优秀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2.
随着地下城市空间的开发,地下建筑空间在生理和心理环境层面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使用者的需求入手,探究地下空间的人性化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83.
4月17上午8时,河南省副省长张大卫从家里步行来到省政府上班。作为主管节能减排工作的副省长,张大卫称,在体验日里步行上班,正是身体力行给全体干部职工作出表率,倡导一种先进、绿色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4.
姚永丽 《职业时空》2008,4(8):112-112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时空理念,拓展了人们的交流空间,改变了人们,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这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重大影响,既提供了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严峻挑战。如何认识和解决网络环境下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是当前高校进一步发展必须要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5.
翟春艳 《职业》2008,(11):116
安全、健康的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一般认为,焊接技术是一项特殊的材料加工技术.在材料的焊接过程中,影响安全、健康和环境问题的因素有很多.发达国家早已针对焊接的危害,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生产法规和标准,并有专门的机构从事管理和监督工作.近几年来,我国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在职业学校的焊接生产实习中,这一问题还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6.
87.
从专业调整的必要性入手,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及改善教师知识结构和组建教学团队的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做好本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学科建设的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88.
网络营销环境对青少年网络消费者消费动机中几种典型心理性消费动机的影响有着显著的特点。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动机的强化作用现象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89.
《领导决策信息》2008,(34):15-15
素有"缝纫机大王"之称的飞跃集团在浙江称得上一面旗帜,飞跃集团当家人邱继宝曾被国家领导人称为"国宝"。但是,今年以来,随着宏观经济环境趋紧,加之企业自身治理结构缺陷、规模扩张过快等因素,飞跃集团面临前所未  相似文献   
90.
和谐社会构建需要良好的自然环境,需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有的环境权学说在应对环境危机、改善环境质量方面收效甚微.因此,对环境权的研究应当改弦更张,从产权的视角对环境权进行重新审视和界定,能使环境权成为可交易的权利,在交易中实现价值最大化;能使有限的环境资源在生产领域得到充分利用;能使环境权制度成为遏制排污、鼓励治污的制度,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