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45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102篇
社会学   1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当代提出建构“和谐社会”,在希腊的共产主义思想中有其理论根源。“和谐”在希腊是在本体论意义上对人的理想生存状态的理解。和谐的本体论意义是指人的生存行为对罗各斯的服从。这种和谐在柏拉图《理想国》中主要包括个体的灵魂和谐与整体的国家和谐。  相似文献   
102.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正义与和谐的社会,即一个完美的理想国。柏拉图认为,正义、国家、个人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正义就是和谐与秩序,是各个等级的人各守其位、各司其职;正义是对法律的服从。研究和运用柏拉图的正义思想,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3.
《安家》2006,(12):40-41
一个"大"公园 奥林匹克国家森林公园是目前可预见的北京五环内最大的公园和园林绿地,并且值得相信的是,北京的五环内几乎不再可能出现这样大体量的公园.奥林匹克国家森林公园倚借奥运会的风云之势,成长为一片北京的新生之地.在访谈中,亚奥区域内众多的居住人群表达了对奥林匹克国家森林公园巨大的期望.  相似文献   
104.
程志敏 《浙江学刊》2006,(3):141-145
思想史上长期把柏拉图看成乌托邦的鼻祖,理由就在于《理想国》中的“男女平等、共妻共产和哲人王”等主张。但仔细研究却发现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处在特殊的情景之中,以反讽的方式对当时流行的启蒙乌托邦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柏拉图的“理想国”是指导个人和社会的范式,不是人间生活的蓝图。  相似文献   
105.
孔子和柏拉图的政治思想在理想国、哲学王或贤人政治、为政以德等方面有同有异。孔子的思想带有更多的现实性,是建立在以家庭本位基础上的、以人伦道德为统治手段的等级社会;柏拉图则是想建立以国家本位、以国家道德规范为统治工具的、毫无流动性的等级社会。他们的思想虽有闪光之处,但也对后世的专制和极权主义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曾描绘出一个“大同”世界,而几乎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精心设计出一个“理想国”。两种理想社会的方案有许多共同之处,最根本的一点是,两者都要建立一种秩序井然的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107.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部内涵丰富的著作,从领导教育的角度看,它是一部领导教育的巨著。柏拉图对领导者的素质、领导者的教育与选拔以及领导教育的课程设置等内容作了详细的阐述,形成了自己的领导教育理论体系,具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8.
为了考察玄学家郭象对理想社会的看法,采取了文献检索和文献解析的方法,结论为:郭象把社会形态分为三个类别:“亡圣亡知”、“有圣有知”和“亡圣有知”。在理论上,郭象认为“亡圣亡知”是最理想的社会,但是现实中的社会都是“有知”的,因而需要“圣知”来镇抚,“有圣有知”是现实中的理想社会,“亡圣有知”则是最混乱的社会。“亡知”时代中所要“亡”的“圣”是儒家型的圣人,而“有知”时代中所期待的“圣”则是一个儒道兼综的圣人形象。“亡圣”与“有圣”的双重理想,构成了郭象独特的沟通儒道两家思想的理想国。  相似文献   
109.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美国历史学遭到来自两方面的挑战:一是主张“自下向上看”的新社会史异军突起,挖掘出了与正统美国史众多相冲突的主题,使美国史呈现出支离破碎的状态,由此导致了民众对国家的认同危机;二是历史学的两大根基——科学性和现代性——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下摇摇欲坠,历史学的求真功能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110.
柏拉图的国家主义正义论——《理想国》的政治哲学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柏拉图的《理想国》就是一部“正义论”。柏拉图在探寻国家正义的过程中 ,从可经验的个人正义开始 ,通过理性的归纳 ,引导人们到对国家正义的认识上 ,提出国家的正义就是和谐与秩序。但是 ,国家正义在内容的体现上 ,又完全在于其公民的政治素质。与智慧、勇敢、节制相对应的三个阶层的划分及其各安其分、各尽其责 ,这既是国家正义的体现 ,又是国家之所以正义的条件。同时 ,这三个阶层的共同目标是实现国家的伦理目的 ,每个公民都应该为这个目标的实现而遵循自身的正义。柏拉图正义论的鲜明特征是方法论上的整体主义与价值观上的国家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