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8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389篇
社会学   1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英汉成对词词序具有不可颠倒的各种理据。根据语言相似性的观点,“与典型说话人接近”原则是支配英汉成对词词序不可颠倒的主要原则,同时需综合考虑语音、文化、语域等因素。  相似文献   
62.
汉英叠词对比及翻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叠词是常见的修辞手段 ,体现语言的韵律美、意象美和表达美。叠词的使用可以使语言形式和内容达到完美的统一。本文从汉英对比和翻译角度对汉英叠词进行了较系统、全面的研究。首先归纳了英汉叠词的类型 ,然后在不同层次上分析了英汉叠词的功能、叠词的理据及叠词的英汉互译技巧。  相似文献   
63.
从主流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对语言任意性与理据性的不同观点出发,依据语言符号的语音象似性,即拟声,语音象征、音素美、摹拟音、联觉通感等现象,探讨了语言符号的理据性及这种理据性在实践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64.
隐喻是语言现象,也是思维现象,还是文化现象。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体验是隐喻的基础;同时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的工具,隐喻又具有文化性。因此。了解隐喻的认知基础及其文化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使用它。  相似文献   
65.
非任意性是任意性的反题,主要包括理据性和象似性。作为语言符号的重要原则,它体现在语言系统的诸多层面。就语用而言,非任意性能对语言运用情况进行全新解释,具体表现为语用理据和语用象似。在理论建构的基础上,实例分析了一些典型的言语行为事件,结果表明非任意性理论可以解释许多看似任意的语用现象,并能取得以简驭繁的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66.
现代语言学把语言符号置于任意性原则的审视之下,文字的研究则相对冷落.而记写汉语的文字系统,恰恰体现出一种极强的、可论证的理据性思想.  相似文献   
67.
近读张涌泉先生力作《汉语俗字研究》(岳麓书社,1995年。以下如无特别说明,皆是出自该书,不再一一注明),略有想法,试对其中一个俗字“ ”的造字理据作出阐释,肯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68.
习语这种使用频率极高的语法结构式基于人类认知的共性,其基本范畴和规律大致相似,可归纳为生态环境决定论、历史发展纵向决定论、社会风俗决定论、宗教文学决定论、身心体验决定论等“习语演进五大定律”,在此基础上可以推论出习语演进共同认知模式的决定性因素———“原欲动力论”。  相似文献   
69.
词汇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词义在词汇习得和提取中起着重要作用。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存在着生理、心理和认知等方面的动因,即语言具有认知理据性。英语词汇的认知理据性主要表现在语音、形态、语义和词源四大方面,这为从人的认知心理规律出发进行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可能性,有助于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70.
词汇是语言中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系统,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及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活的变化,许多新词新语应运而生.试图从讨论科技新词语的构词方式入手,对英汉科技新词语的构词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探析英汉两种语言科技词语发展变化的大同小异,即既有明显共性又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