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8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389篇
社会学   1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词汇的理据性主要有四:语音理据,语义理据,形态理据以及文字理据。文章着重分析英汉新词词汇的形态理据性,旨在发现两种语言新词的发展趋势。通过众多的实例证明,英语新词依然保持较高的理据性,而中文新词由于受英文影响,其理据性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82.
在英语词汇中,大量词语的意义和形式、语义和语音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联,这种现象被称为词的理据。英语词汇理据可分为语音理据、语义理据、语法理据、形态理据和逻辑理据等。对英语词汇理据进行多元探讨,有助于英语词汇的深度习得。  相似文献   
83.
语言符号论     
与其他符号相比,语言符号具有以语音形式为能指、线条性、多义性、历史承传性和层级性5个特点;任意性是一切符号的基础,也是语言符号的最高原则,决定了语言符号的系统性、社会性、强制性、可变性、不变性;理据性是语言符号命名与理解的依据,其外部依据是事物之间的联系,内部依据是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体现了语言符号系统性对任意性的制约,但承认理据性并不能否定任意性这一符号的根本属性。最后,语言是个共时态的价值系统,语言符号的系统性最突出的表现是语言符号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相似文献   
84.
转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机制,为诸多语法现象提供了语义基础和理据。中动结构及作格结构作为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其生成也涉及到了转喻思维过程。研究发现,"行为代表评估性结果"和"行为代表过程"这两种高层次转喻模式为英汉中动结构及作格结构的生成提供了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85.
认知语言学研究表明提喻不仅仅是纯粹的语言现象,而且是一个认知现象,是思维和认知的工具。笔者认为以往我们对提喻的研究多半停留在修辞格这一个层面上,即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相关的例句,只在运用方面和本体借体的相互隶属关系上讨论,很少从认知的视角研究提喻修辞效果的生成理据和工作机制。这势必导致对提喻的内涵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86.
词汇积累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它直接决定运用语言的能力.如果学习一门语言,能了解词语的根源和理据,顺藤摸瓜,找到其"家族词语",就能很快掌握大量词汇,提高学习效率.本文旨在从英汉两种语言词汇构成的理据性进行对比分析,试图找出各自词语的构词规律,减少对那些把英语或汉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者的来自母语的干扰,使他们对英汉词汇系统脉络有较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87.
语言的任意性和理据性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意性和理据性都是语言符号重要的客观属性。从现代语言学发展到当代语言学的过程中,这一对客观属性被语言学家进行了理论升华,形成两种彼此关联的理论——任意论和理据论。因此从客观属性与主观理论二分的全新角度看,贯穿现当代语言研究始终的任意性与理据性之争,实质上是任意论与理据论之争,而正确地处理任意论与理据论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建设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语言研究方法论。  相似文献   
88.
左向移位结构又称前置法,是指将句中的某一成分移至句首,而原来的位置则由一代名词来标记的句法结构。左向移位结构有典型的结构和特定的语篇功能。从认知角度看,左向移位结构因信息的突显所致。这一结构的使用突出了移位成分的信息,收到了显著的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89.
变异修辞是有意偏离语言某方面的规范而获得特殊的艺术效果的修辞活动,其理据就是在修辞活动中激发语言使用者采取偏离常规的修辞手段的动因。修辞是基于逻辑而存在的,而偏离常规的逻辑思维更能突显语言表达信息,这就是变异修辞的逻辑理据。理解变异修辞离不开语境,而变异修辞的存在也满足了人们对言语美的一种追求,这就构成了变异修辞的语用理据和美学理据。  相似文献   
90.
口译是一种语际解释行为,通过对语言符号化表现的解释获得对原语意义的理解。口译过程决定了口译具有即席性、不可预见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基于对口译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原语效应"在传播学、对比语言学以及社会语言学领域的存在理据;探讨了口译中"原语效应"的对策问题;得出了译员既可以采用"顺应"策略,也可对原语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归纳,以期迅速、完整、准确地完成口译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