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19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1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207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298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5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宋斌  鲍静 《人才瞭望》2007,(4):9-12
政府部门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政府部门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经济、社会目标的实现。用于政府部门人力资本的投资具有宏观和长远的收益递增的特点,成为推动社会发展最强大的动力。通常,在一定技术条件下,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与收益为倒“U”形,即随着投入的增加,收益也会增加,但到一定程度,收益就会减少,  相似文献   
42.
评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它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根本区别。而主张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不仅背离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而且必然导致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代替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为此,有必要对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主要论据加以评析。  相似文献   
43.
中国的改革已经经过了很多年,但是生产要素价格相关制度很多还没有改,包括能源、电力、环境成本和土地、劳动力价格等都没有真正按照市场化的方式去定价。由于资本市场中很多资产涉及国有,其定价机制也存在扭曲。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上海论坛2008”上指出,  相似文献   
44.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数字经济相关的业务创新而言,数据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投入品。数据使用过程中的非竞争性、与数据开发工具的互补性及与其他要素的协同性、一定条件下的规模经济和可能存在的范围经济、用途的广泛性等特性,使数据在理论上能够作为一种核心要素。从核心要素理论及其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出发,对数据作为一种核心要素的理论逻辑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回应数据作为核心要素的争论,提出支持数据作为核心要素的政策框架设计和具体建议:一是建立数据作为核心要素的审查机构,制定审查标准和构成要件;二是建立数据隐私保护和数据核心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机制;三是深入研究数据价值创造的过程,加快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四是将数据核心要素理论与数据可携带性、互操作性等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协同起来。  相似文献   
45.
苑鲁 《决策导刊》2007,(12):9-10
党的十七大要求“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切实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6.
论空间生产与马克思主义的出场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空间生产和资本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引发了一系列空间问题和空间现象高速城镇化正在不断侵害公众的空间权益;空间造型也在符号层面展示着意识形态;农地资源迅速消失,全球转移的制造业正在越来越大的空间内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紧密的“世界普遍交往”正在造就一个“地球村”,全球的经济体系和政治体系呈现充满风险的空间结构,多元文明之间的对话和对抗正在全球空间展示着多样性格局,地球人甚至对于“外太空”的空间资源的分割和争夺也日益加剧,等等。当人们的生存方式越来越依赖于当代空间的生产方式的时候,人们也日益对自己空间的存在状况所隐藏的风险深表忧虑。来自空间经济学、空间政治学、空间社会学、空间城市学、空间哲学等多学科的关注凸现了当代研究的“空间视域”,进而叩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门。本刊推出系列文章,以空间生产这一问题为中心,旨在推进关于空间生产问题的多学科交叉研究。  相似文献   
47.
温子勤 《学术论坛》2004,3(4):74-77
文章分析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试图说明传统的按劳分配内涵的局限性;并认为"两种分配"方式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质;且试图阐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两种分配"一般只能表现为按它们对市场的"贡献分配"。  相似文献   
48.
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作为知识载体的人 ,将成为企业竞争制胜的关键性因素。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如何开发和有效使用人力资源已成为当今世界尤其是我国理论界、学术界特别是企业界尤为关注的问题。本文方式对人力资源个体价值进行量化分析 ,以求教于方家。一、人力资源个体价值分析的理论依据1 人力资本非同质性假设区分人才资源个体价值的根本立足点就是资本的非同质性假设。资本的非同质性假设指出不同资本的作用是存在差异的 ,从人力资本角度讲 ,不同的人力资本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存在很大差异。因此 ,从立…  相似文献   
49.
张振华 《阴山学刊》2002,15(4):76-79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既不能取代劳动价值论,也不能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对立起来.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的任务在于,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并为此提供相对应的价值理论,从而为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0.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作为一种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对当今社会经济的形势及对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等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对企业的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核算等提出严峻的挑战。本文仅就知识经济条件对成本会计环境的影响及如何适应知识经济社会,改进当前成本核算体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