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96篇
  免费   989篇
  国内免费   280篇
管理学   7349篇
劳动科学   260篇
民族学   778篇
人才学   481篇
人口学   179篇
丛书文集   7424篇
理论方法论   1337篇
综合类   16029篇
社会学   1734篇
统计学   1494篇
  2024年   247篇
  2023年   1027篇
  2022年   678篇
  2021年   1082篇
  2020年   1116篇
  2019年   999篇
  2018年   461篇
  2017年   747篇
  2016年   981篇
  2015年   1556篇
  2014年   3284篇
  2013年   2626篇
  2012年   2592篇
  2011年   2738篇
  2010年   2575篇
  2009年   2769篇
  2008年   2577篇
  2007年   1820篇
  2006年   1538篇
  2005年   1397篇
  2004年   978篇
  2003年   971篇
  2002年   745篇
  2001年   611篇
  2000年   462篇
  1999年   225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91.
误区一:买基金一定能赚钱由于银行或基金公司的市场营销人员在推介时存在重收益轻风险提示的情况,容易给人造成买基金就能赚钱的假象.其实,基金按其投资对象可分为货币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等.  相似文献   
92.
风险社会的来临改变了人类的生存境遇和生活体验,也必将导致人们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改变。对现代风险社会进行认真的反思,并将与“人为的不确定性”相联系的风险概念引入,可以消解历史决定论的思维定势,也可以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蕴及当代性的彰显提供全新的解释维度和现实根据。  相似文献   
93.
开放式基金由于投资者的申购和赎回要频繁地买入或卖出证券,国外多数学者认为由此产生的交易成本会损害基金的业绩。通过对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实证分析发现,证券交易费用与基金收益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在坚持价值投资的操作理念下,买入并持有优质证券的基金会因其交易成本小而获取好的业绩;而在市场行情急剧波动的年份,采取积极操作策略的基金所获得的收益足以弥补其证券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94.
当今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性化、全球化,已极大地打乱了人与自然的均衡。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儒家看到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之间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因而主张尊重自然规律",仁"不仅是爱人,而且还要爱物。处于危机之中的人类可以从古老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必要的生态智慧思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延续寻找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5.
本文主要研究商业银行在办理关联企业信贷业务过程中存在哪些风险,并提出商业银行防范关联企业之间进行关联交易给商业银行带来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96.
根据现有文献研究成果,结合实际调研分析,将供应链风险因素整理归纳为系统风险、供应风险、物流风险、信息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需求风险和环境风险。每种风险因素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互为根源。其非线性叠加结果将会放大供应链整体风险水平。因此,必须认识到其存在的风险,只有在明确各种风险产生根源的基础上,才能恰当地制定、选择和采取有效措施,规避风险,确保供应链整体绩效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97.

对自然美的认识是美学界的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认为,马克思的自然观含有不同层面.从完全的马克思的自然观即生态自然观出发理解自然与人,既消解了人的中心地位,又消解了自然的自在状态,而同时又保持了自然的优先地位和人的主导地位,用这种思路指导社会实践,可以消除人与自然以及自然美与自然的疏离,创造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美好世界.
  相似文献   
98.
媒介版图与生态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倡导媒介的版图与生态意识,是基于当前国内大众传媒迅猛发展的背景,意在强调在共时空状态下,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媒介制品,或者不同类型不同定位的媒介机构有机配置与组合,也就是构建一个富有生机的多样性的媒介生态。在很大程度上,媒介是以整体的舍力而非单一的形式对人实施具体的影响,此项倡导的必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媒介的生态与版图意识还可以帮助梳理、调整当前媒介设置与媒介批评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新问题,这正是其紧迫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99.
孔祥成 《东方论坛》2008,(4):113-117
1931年江淮大水灾以其发灾快、历时长、灾域广、损失重、影响远等特点而难忘于人们的记忆,这场由洪水而带来的灾荒对灾区内外的社会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和冲击,从灾民流移、城市难民综合症、兵灾匪患、疾疫传播这几个角度来进行考察,结果发现,20世纪20、30年代的时局使得灾荒这样一种本来单一的突发事件,却因与时代环境纠葛在一起而变得错综复杂,时局弱化防灾与抗灾能力,天灾加剧社会动荡,秩序失控诱发更大的灾难,最终形成一条天灾人祸恶性循环的风险链。  相似文献   
100.
生态文明要解决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提出意味着人的交往实践目标和方式的根本性调整.从把握生态文明价值观与交往实践观的结合点入手,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体现的是主体-客体-主体的关系.在当代,这一理论要求我们致力于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创造出了三重评价机制,即自我评价、对中介客体即生态环境的评价、主体际互相评价.三重评价机制是评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应用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够更好地整合社会的各种关系,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代与下一代的和谐,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