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8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人有时候触景生情,由此及彼,莫名其妙第联想起一些似乎不怎么沾边的事儿。看宋野岩的画时就有这种现象发生。明明看着他的画,正在赏着他画面的构图、笔墨、气息、神韵……时,与此同步,心里竟会联想起一些与小宋画面无关的事儿。如:人与人之间的天赋、品味、智商平等吗?若平等,为何世间还有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胡知乱绝……等种种区别?先前读《中庸哀公问道九》时,也曾见过的孔夫子作过类似的区分。夫子曰:“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困而不学,斯为下矣。”当时,就对夫子所言的“生而知之”这种说法深感奇怪和疑惑。  相似文献   
12.
再识孔子     
正在历史演变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中,传统教育总是在被批判着,但过多的批判之后,我们还应再审端倪,留住历史精华。事实上,后人在过多过激烈的批判中常常漠视了那些历史陈迹的精华。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也是公认的世界最早的伟大教育家。孔子从小受西周传统文化的熏陶,从小向往西周教育和文化,自小立志当官,最终冲破"学在官府"的桎梏,投身兴办私学。他指出"学而优则仕",并提出"仁"和"礼"作为做人和从政的标准。时至今日,人类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教师能与孔子相比肩。他开了私学教育的先河,孔子以"有教无类"为标准,打破官方不收民间学生的规定,广收学生三千  相似文献   
13.
君子九思     
正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视思明:观察事物,就要彻底明白。怎样才会真的明白?就是对一件事要正、反、前、后、上、下、是、非每个角度都要去观察思考,你才会明白。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特别是在知识膨胀、信息爆炸的今天,岗位职责的要求挑战能力大小,层出不穷的难题检视知识内存,每一个党员干部都会面临知识匮乏、能力不足、专业短缺的素质恐慌,需要有主动作为的学习救赎。  相似文献   
15.
孔子关于“生而知之”的思想理论应该首先从认知路径的划分上去把握,应该着眼社会历史实践进行相关分析,简单悬置或虚化这一理论是不妥的。孔予重视“生而知之”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6.
大多数学者通过论证"孔子并不认为有‘生而知之者'"来为孔子辩护,但是这种解释不苻合孔子的原意和历史的真实.孔子其实是认为有"生而知之者"的;他所说的"生而知之者"并非指"生下来就懂得知识的人",而有其特定的含义,即:"一个人身体和智力成熟后,凭着很高的天赋,尚未经过专门求学,就有极高的对道德和社会伦理的感悟力,就能明白孔子心目中的正确的为人处世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