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3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35篇
理论方法论   58篇
综合类   554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麦家的小说集《天外之音》(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5月版)中有篇《密码》,提及伪军司令官张一挺的经历,其中这样写道:"张司令……自幼聪慧过人,十八岁便参加乡试,名列第一,是全县有史以来最年少的‘秀才’。这使他的志向变得宏大而高远,但横空而来的辛亥革命打乱了他接通梦想的步伐……"(第138页)张一挺既然乡试考了第一名,应该是举人了,还称他"秀才",无疑不妥。科举制度是隋唐以来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因分科取士而得名。  相似文献   
22.
《江西社会科学》2017,(10):50-58
"道生法"是黄老政治哲学体系的核心命题。《鹖冠子》将早期区别不明确的"道"与"一"更大程度地剥离,将其定义为一种"通物"的自然力量,作为自然法"序物"的先决条件,并通过"五正"的论述序列,为人间法制找到宇宙论层面的哲学依据。在《鹖冠子》中,"神"、"明"功能相近却有不同的作用范畴,《鹖冠子》对"神明"、"神"、"明"以及它们与"道法"之关系的论述,完善了以"道法"为核心的政治哲学体系并使其得以运作。  相似文献   
23.
亚清 《北京纪事》2014,(10):62-64
贪嗔痴是人的特性。只是,有时候自己知道,有时候不知道。如此这般,往往返返,直到戒贪戒嗔戒痴。此时,不是心境已死,而是重生。孙嘉蔚,这个一直行走于奢华塔尖的尤物,多少美好游荡其中。不起心不动念,难,那不是人,那是神。然而,走过幽长的心灵成长之路,真好,她终于放下许多浮华,拨云见明月,回归自性自在。  相似文献   
24.
危机四伏、 党争激烈的晚明,范凤翼尽管自觉疏离朝政,仍被卷入党争漩涡.其政治作为上居庙堂之高以实干报国,处江湖之远积极改善民生;社会交往上求同存异,广结联盟,胸襟广博,宽容大度;立身原则上急流勇退,全身远祸,选择归隐,矢志不渝;党争态度上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客观理性,反对结党.范凤翼对朝政的离立和对自我的坚持,表现出了正直独立的人格操守.虽然抱道忤时,犹能审时度势,以变通而富于进取的生存技巧,努力超越现实困境,时贤后彦普遍对其"东林人物"之称名不副实.  相似文献   
25.
张溥为复社主盟、著名学者、文学家,在晚明党社、学术及文学方面兼领一时风气。张溥长于散文,其文在当时颇有影响。爬梳张溥《七录斋集》四种全部诗文,其散文观可概括为以文为史、文质相符、文以情生、文须有气、文须有法、文贵清雅、由雅返古等七点。在复古运动如火如荼,“前后争胜,各以相反为高”的明代,张溥的散文观表现出平和博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6.
沈从文小说中的军人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文章试图从其军人小说的代表作之一的《会明》中的火夫会明这个人物形象出发,分析乡土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人世界的美善人格之"常"与莫测人世之"变",以及由于普遍缺乏的现代理性而产生的不平衡性和由此导致的军人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27.
本文通过考察明拟话本小说中《西江月》、《如梦令》等常用词调,认为从话本发展而来的明代拟话本仍部分地葆有话本说唱文学的特质,特别是在词调运用方面已形成说唱文学流行性、娱乐性、甚至应歌性的审美惯性。随着通俗文学的日渐兴盛,文人在转而为词时亦不同程度地受其影响。发现恰是此类词调在明词中亦大多被称之为俗调,词家会不自觉地把时曲民歌风味融入其中,形成明词曲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28.
陆岩军 《兰州学刊》2014,(10):49-54
张溥为晚明风云人物,一生涉足文社、科场、朝政,创立和主盟中国古代第一大文社复社,影响科场选举和朝政人事,使社局与朝局相为表里,故在晚明“名声震天下”。从少年苦学到创立应社,从统一复社到科场联捷,从里居倡学到勇斗逆党,从谋救黄道周到运作周延儒复相,张溥在晚明颇具影响,不容忽视。剖析还原张溥在晚明的影响,对于认识和评价张溥,颇为紧要。  相似文献   
29.
张溥为晚明复社领袖、著名学者、文学家。近百年来,张溥逐渐从被冷落而走向被重视,学界逐渐对其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从研究时段来看,可分为四个阶段;从研究内容来看,可分为六个方面。基于张溥的研究价值及研究现状,认为未来的张溥研究可从五个方面予以拓展。  相似文献   
30.
《学习与探索》2012,(5):139
编者按:晚明史是目前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晚明社会的转型与历史的变革于是也就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但晚明社会历史这种大变迁、大变革究竟起自何处,不同的学者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所强调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