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3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35篇
理论方法论   58篇
综合类   554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周桂发 《社会科学》2004,(12):121-123
有关明代历史的研究专著,迄今为止有汤纲、南炳文的《明史》,牟复礼(Frederick W. Mote)、崔瑞德(Denis Twitchett)编的《剑桥中国明代史》等,专门研究崇祯十七年后南明小朝廷历史的,则有司徒琳的(Lynn Struve)《南明史》和顾诚的《南明史》等,但对于在明代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晚明时期的专史则尚付阙如。樊树志先生的新著《晚明史》(1573—1644年)一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专门论述万历到崇祯末70余年历史,因而在明史研究的学术史上具有填补空白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2.
陈献章诗歌真率洒脱、富有情韵,为长期沉寂的明代诗坛注入了一线生机。他论诗求真重趣,已为后来的公安派开启了先声。他的心学受庄禅影响,以致虚、自然和人格自觉为追求,容纳了一些情绪体验,与重性灵的诗学精神有相通之处。基于上述事实,我们说他为晚明文学思想揭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83.
本文从 李贽 思想 矛 盾的 视 角探 讨了 晚明 启 蒙哲 学 在理 论上 的 误区 。李 贽的 思 想驳 杂而 不成 体 系,且自 相矛盾 。 他以 法家 的功 利 主义 反 对儒 家的 空谈 性 理;以 道家 的因 任 自然 否 定儒 家的 礼教 和 法家 的 法治 ;又以 禅宗的 怀 疑精 神向 世俗 和 传统 挑 战,最后 皈 依佛 教 的彼 岸世 界,走 向 寂灭 无为 。 李贽 的 悲剧 虽带 有那 个 时代 的烙印 ,但 更主 要 的是 其思 想 矛盾 的产 物 。  相似文献   
84.
喻立平 《江汉论坛》2005,3(3):16-19
《中庸》是儒家政治哲学的纲。《中庸》从形上之道的角度系统总结儒家政治思想,天道“中和”,是其核心政治价值;人道“诚明”,是对政治主体的规范;政道“位育”,是其社会理想。将天道、人道、政道融会贯通,载道以入政,修德以化政,力行以成政,形成了儒家独具特色的人治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85.
马艳 《晋阳学刊》2007,(3):108-112
明前期传奇是元杂剧和明清传奇两个戏曲高峰之间不可忽视的过渡环节,其创作总体成就不高,思想倾向以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为主,艺术方面则追求典雅骈俪,这种创作倾向可概括为“以时文为南曲”。明前期传奇是朱元璋推行全面复古政策、恢复中原传统文化的产物,也是《琵琶记》及其影响下“剧以载道”观空前加强的产物,并且极大地影响了明清传奇的创作。  相似文献   
86.
周人在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历史经验中总结出了天命靡常的王权转移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萌发了以"明德保民"为主旨的民本思想.周代的"明德保民"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表现在两方面:1.它第一次触及到了社会运动的根本力量,将民众的地位和作用作了新的和正确的估价,是理论上的一个极大突破和贡献.2.它为社会发展第一次提供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模式,对于政治文明的进步显然是一个里程碑性质的贡献.  相似文献   
87.
《影梅庵忆语》是晚明江南名士冒襄追忆宠妾名妓董小宛的著名作品,作品详细记录了二人在江苏如皋水绘园内的日常生活,尤其是饮食生活,其重蔬食、主清淡、尚本味、崇养生的饮食思想和艺术化的烹饪饮食活动,成为晚明江南文人士大夫日常饮食生活的范本与时尚。  相似文献   
88.
晚明“山人”与晚明士风——以陈眉公为主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明“山人”与传统“山人”已有了本质区别,其“山人习气”在晚明就颇受物议,故此明末清初的大多数文人都不愿直称负有清望的陈眉公为“山人”,但陈眉公的“山人”身份却是毋庸讳言的。不仅如此,他事实上还是晚明“山人”中的领袖人物,是晚明“山人”“竞述”的对象。但陈眉公毕竟又与普通“山人”有诸多不同之处:陈眉公的生活方式虽然亦游亦隐,但以“隐”为主,其“游”也非主动出游;陈眉公主动捐弃诸生而为“山人”,与一般诸生被迫放弃举业而成为“山人”略有不同;陈眉公的安贫乐道的处世态度、淡薄名利的价值观在晚明“山人”中也是颇有独特性的。作为个体的陈眉公与作为群体的晚明“山人”同而不同,“不同”是陈眉公在晚明享高名的根由,而“同”则使他在清乾隆朝以后备遭恶谥。  相似文献   
89.
明中后期心学在徽州的流布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界一般认为,阳明心学的兴起几乎没有对徽州产生什么影响。这一观点是有违历史事实的。其实,明中后期,徽州这个程朱理学的故乡,也成为王(阳明)、湛(甘泉)心学肆意流布的地域。徽州士民之所以迅速就接纳了心学思想,究其原因有二:其一是与徽州学术思想演变的逻辑进程有关,其二是因为心学思想适应了当时徽州商业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0.
刘春玲 《阴山学刊》2003,16(4):25-28
晚明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一系列变化引起了士人价值现、人生观和道德观的改变,出现了逃禅归隐、弃儒从商、纵欲享乐之风。这不仅表现了封建秩序已遭到严重冲击,也反映出士人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重新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