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39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24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
数学美,通常表现为“数学定理的对称和谐和简约,思维技巧的奇异、多变和巧妙,使人们叹为观止”(张奠宙语).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到爱因斯坦相对论,从被誉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的歌德巴赫猜想到陈景润“1+2”定理,人们之所以叹为观止,不止是崇尚定理的美的形式,更在乎那富有哲理的、推动了社会文明进步的创新的内涵.因此,创新教育和审美教育应当成为素质教育的双翼,充分挖掘、发挥创新教学的美育功能是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2.
从经典力学时空观到相对论力学时空观,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的一次重要进展,该进展主要表现在用一些新的概念代替旧的概念。经典力学是建立在绝对时空概念上,认为时间和空间与观测者的运动状态无关,相对论力学采用了同时的相对性、空间的相对性和时间的相对性等新概念,认为时间和空间与观测者的运动状态相关,物质与运动以及物质与时空是有内在联系的。用新概念代替旧概念,可导致新的物理理论产生,同时促进其他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73.
模型词性论     
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词性的性质是一个聚讼纷纭的问题,围绕着该问题产生了词性相对论和词性绝对论两种理论之争.事实上,词性相对论和词性绝对论并不对立,而是兼容的,区分就在于依托的论域不同,二者可以统一于模型词性论这一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74.
常乃德曾提出"任何历史是相对的"史学理论,从认识论的角度对历史的形成过程进行探讨.因他曾主张过历史是相对的,后来被归结为相对主义,这是把认识论上的论述当成本体论产生的误解.他确实主张过"历史相对论",从新发现的一篇文章我们可知其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75.
自然语义元语言是以还原释义为目的的语义分析方法,它借助文化脚本,利用普遍存在于人类语言中的一套基本语义要素,对跨文化对象语言进行语义分析.它超越传统的跨文化语义研究方法体系,在当代跨文化语义学、民族语用学研究中极为重要.探究自然语义元语言的思想根源,并对其理论形成的演进过程及成因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化对这一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76.
20世纪上半叶,以博厄斯为首的文化历史学派立足于对文化的历史、微观分析,揭示了不同文化的独特性及其对社会成员的整合功能,并进而倡导文化相对论.文化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与基本观点对科学历史主义尤其是库恩的范式理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体反映在库恩对范式、科学共同体与科学发展图景的描述中.  相似文献   
77.
“语言转向”发源于20世纪初的逻辑分析学派,它的发生基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数学史上的罗素悖论与物理学史上相对论的提出;而古希腊哲学、近代哲学都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因而“语言转向”在逻辑上是对哲学传统的继续。在方法上它一反传统的归纳演绎代之以逻辑分析;在思路上抛弃了近代哲学的理性标准而关注问题的根本———语言,因而它又是对哲学传统的反叛。但纯科学主义立场的缺陷也决定了它必然走向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78.
陈剑 《天府新论》2020,(5):130-142
弗洛伊德借助失误动作的“意图冲突”考察梦和艺术,并借助后两者所透露的无意识程式,即移置、浓缩、象征化等,探讨性力或幼年的无意识记忆在其中的置换、宣泄或升华。其中,承担外源性危机的自我和代表内源性危机的性力两个对立面在新的符号创作中获得了调解、满足和混淆,从而一定程度超出日常生活的压抑和焦虑。这和昆德拉对欧洲小说“价值相对论”传统的考察如出一辙。在悲剧作品中,代表理性秩序和快感冲动的两个相对真理坚持自身绝对性,在激烈撞击中奔向虚无主义之覆灭;在喜剧作品中,这两个相对真理互相嘲弄抵消却又反转促成,在价值含糊和怀疑中新生出幽默的生存慰藉。两者的文论观透露了我们存在原初的梦想:生命和符号、思维与存在在精神冲突之上不分彼此的亲密化一。结合卡西尔所说的语言的隐喻思维,这或揭示了人类语言起源于性力冲动和自我理想的对立同一,也暗示符号拥有跳出其逻辑垄断性和价值极权化的人文活力以及在其美学生成中抵达生命偶创性的伦理自由。  相似文献   
79.
笔者曾对“场是物质”的观点表示质疑并提出“场是空间”的观点。本文围绕理论物理学将空间理论由“空虚空间”如何发展到“场空间”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概括介绍,希望它能为人们在哲学上认识场的本质(场并不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形态)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0.
本文首先建立了相对论性万有D′ALembert原理的Micvic Dusan——Rusov Lazar形式;然后得出了用准坐标和广义坐标表示的高阶非完整系统的相对论性Micevic Dusan——RusovLazar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