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54篇
  免费   345篇
  国内免费   52篇
管理学   489篇
劳动科学   39篇
民族学   198篇
人才学   107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3329篇
理论方法论   488篇
综合类   6166篇
社会学   559篇
统计学   70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262篇
  2020年   303篇
  2019年   271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287篇
  2015年   499篇
  2014年   911篇
  2013年   641篇
  2012年   676篇
  2011年   737篇
  2010年   742篇
  2009年   713篇
  2008年   797篇
  2007年   669篇
  2006年   597篇
  2005年   455篇
  2004年   449篇
  2003年   341篇
  2002年   326篇
  2001年   323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91.
作为诞生于亚欧文化板块碰撞地带的“东方明珠”——香港既有国际大都市的繁华A面,也有“身世朦胧”的暧昧B面。在这一社会历史环境之下,身份的认同与找寻一直是香港文艺作品的重要命题。2019年9月上映的《花椒之味》,通过三个素未谋面的姐妹在父亲葬礼上相遇然后共同经营其父留下的火锅店的故事,表达了香港新一代女性对自己身份的再次确认。而上映于1990年的《客途秋恨》,同样是女性寻找自己身份的香港电影。通过主题传承,两个跨越了近三十年的电影文本形成了巧妙的互文,共同描绘出了三代香港女性在时代大潮中的身份认同流变历程。  相似文献   
992.
劳伦斯和艾略特作为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著名现代主义作家,都用爱情来观照人和社会,都认同现代社会是无爱的荒原,但对于造成荒原的原因和走出荒原的出路有不同的理解。艾略特笔下的荒原指向的是行尸走肉占据的精神荒野,生活的意义纯粹是肉体性的,只有欲的泛滥没有爱的胜利。劳伦斯的荒原却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产物,人性为物所役,物欲控制一切,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包括美好的爱也因此不复存在。在出路的选择上,艾略特重视精神,而劳伦斯更重视本能、肉体和性。艾略特希望恢复过去的信仰与文化价值,重建基督精神。他认可传统的力量,相信秩序。劳伦斯则宁愿回到原始文化中去,因为在那里蕴藏着现代为物所役,为抽象的知识所困的人们无法得到的神秘的生命源泉。艾略特用来拯救荒原的爱是一种精神之爱,对纯洁的信仰的爱,而劳伦斯明白地告诉世人男女之间的爱———相互平等独立的男人和女人通过性达到生命源泉的交融才是这个世界唯一的出路。  相似文献   
993.
诗画相通。本文从观测和认识画家精神的奥秘出发,在论画的同时,涉及文学艺术创作的民族风格、时代精神、现代意识、潜在诗意、遗形得神等典型形象创造的基本问题;特别是从年画、剪纸、书法、石刻、玩具和皮影等各种民间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也作了饶有新意的探索。  相似文献   
994.
论《封神演义》中文王、武王形象的理学文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封神演义》中的文王、武王形象是儒家“内圣”人格理想的艺术化身,作者淡化其雄才大略、开国武功,而着重刻画其忠心事主、不尚武力的另一面,从而使他们的形象及其所负载的君道观念具有鲜明的理学文化特征,呈现出以君主道德为历史兴衰与王朝兴替的决定性因素的思想倾向。这与宋明理学对伦常道德的大力倡导,对君主“心术”的极端强调以及对帝王理想人格的设计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995.
杨国荣 《文史哲》2006,(5):125-135
《庄子》区分了体道之知与极物之知:后者限于经验领域,前者则指向形上的智慧;通过二者之分,《庄子》彰显了道的智慧对人之“在”的意义。体道之知与人的存在之间的关系,具体地展开为“真知”与“真人”之辩;真知在融入于意识与精神世界的过程中化为人的具体存在,人的存在境域又在不同的层面上构成了面向对象、敞开世界的本体论前提。以如何得道为指向,《庄子》一方面提出了坐忘与心斋之说,由此强调了解构、消除、净化既成精神世界对于把握道的意义;另一方面又突出了“以神遇”的直觉方式。对《庄子》而言,以道为内容的“真知”不同于经验层面的知识:经验之知所指向的是外部对象,“真知”则旨在提升人自身的存在形态(广义的成人),后者蕴含着认识与涵养、认识方式与存在方式的交融。  相似文献   
996.
公共行政研究中的伦理方法是从伦理的视角分析判断公共行政活动中的价值和伦理问题,是把应用伦理学的理论融入公共行政理论之中,从而形成新的公共行政理论体系。伦理化的公共行政理论,对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政府道德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吴雅思 《理论界》2005,(5):183-184
作为战国时期的伦理思想家,庄子将其思想的重点放在了个人身上,从“法自然”的理论出发,将“道”作为人的本性,在批判儒家仁义道德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人性论。认为顺从天道而形成的自然之德是理想人格的表现,追求的是个人肉体的完整、生命的延续和精神的自由,并形成了探索在险恶的世俗环境中“逍遥游”的自由伦理观。  相似文献   
998.
中华道统思想源远流长,但真正建立起“道统”论的,则是唐代韩愈。韩愈站在时代的高度,面对外来佛教文化及本土道教文化的挑战,以弘扬儒家圣人之道即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为己任,正式提出了儒家道统思想。经韩愈倡道统、批佛老、兴儒学的努力,使儒学再度复兴,并在宋末以后占据了社会文化的主导地位。韩愈的道统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道"与"真理"     
中国哲学从先秦时期开始即以探求“道”为要务,而从古希腊开始的西方哲学则以认识“真理”为目标。“道”与“真理”具有相似性和可比性,但二者并不是完全对等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求“道”的取向与求“真理”的取向分别影响了中西文化的发展,使两者之间产生了各有千秋的特色与区别。有趣的是,在东西方哲学的交汇过程中,一方面中国现当代哲学在西方哲学的影响下逐步接受并确立了“真理”观;另一方面,在西方哲学特别是后现代西方哲学中却出现了颠覆传统意义上的“真理”观并实际上向中国的“道”观靠拢的现象。也许,在中西方哲学的视域融合中,我们可以建构起一种全新的“真理”观或“道”观。  相似文献   
1000.
庄子"物化"论具有三重内涵。一是自然层面上的"物理之变";二是精神层面上的"心与物化";三是实践层面上的"指与物化"。这三者共同构成了庄子超越生命困境、达致心灵自由的路径,体现了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