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8篇
管理学   28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93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我国农地流转涉及利益主体众多,复杂利益关系使农地流转陷入博弈僵局:流转制度供给不足,博弈环节纠纷发生率高悬;流转市场尚未健全,缺乏相对独立的公益性中介;农地产权主体缺位,地方权力在流转中干预过度;新型主体生长乏力,多重权利引发投机行为。欲破此僵局,应强化农地流转制度供给,列举清单规范利益相关主体的责权行为;完善农地流转市场体系,积极引入第三方平台作为流转媒介;高效推进落实农地确权,以农村金融促进农地资源的资本权益化;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构建方式,大力培养合格的农民本土创业者。  相似文献   
62.
正攀枝花市农村土地调查成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建设用地报批、土地开发整理、卫片执法、集体土地确权登记等工作中充分应用;城镇土地调查成果则被权属调查、地籍测量、土地登记、城市拆迁、土地储备以及数字城市基础信息平台建设等工作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63.
农村土地流转作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意义重大.对我国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实施过程中的四种典型运作模式重庆农村土地地票交易模式、浙江农村土地股份合作模式、成都农村土地确权流转模式以及天津农村宅基地换房模式进行了一一梳理,并进一步对各种模式的基本特点、运作流程进行归纳总结和简要评析,为我国其他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4.
中国大陆集体农地的确权颁证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奠定了重要基础。然而,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实,诸如农户撂荒承包地而集体无从禁止,承包、经营农地抵押贷款面临困境,以及承包农地继承问题初现端倪等,又表明集体农地产权尚存在某些界定不清、内涵不明的问题,从而导致了集体农地产权在现实生活中的若干困惑。从要在农村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这一改革目标看,迄今进行的改革还只是开了一个头。  相似文献   
65.
我国广大农村目前进行的土地产权确认工作,并不是“新一轮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更无力解决现阶段农村集体土地存在的根本问题。对农村土地进行确认、确定的一系列权利,不是赋予村集体和农民个体的新权利,其无力解决农村集体土地原来就存在的侵权、流转难等问题。由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实际上存在缺位问题,所以只发一个权属证书,对农民集体和农民个体来说,毫无实际意义可言。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仅仅是对原来法律允许的流转方式起推动作用,却无力解决阻碍现代农村规模化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即现阶段法律禁止家庭耕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问题。  相似文献   
66.
贺雪峰 《决策》2014,(7):15-15
当前正在全国进行的,预算达上千亿元之巨的土地确权,几乎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我们何苦在确权上如此急不可奈呢?  相似文献   
67.
征服 《人才瞭望》2015,(3):87-88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提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作为农业部确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整省推进省份,陕西从2011年至今,全省已认定各级职业农民3835人,探索着新时期"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据《人民日报》)在我国,"农民"一词,从古至今,无论是作为一种身份,还是作  相似文献   
68.
69.
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进程,新一轮的土地制度变革正在积极开展,既要尊重农民的意愿,还要适合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文章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出发,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做了深入探析,以期为下一步农村土地制度变革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