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815篇
  免费   2120篇
  国内免费   450篇
管理学   24584篇
劳动科学   2291篇
民族学   2156篇
人才学   3777篇
人口学   1323篇
丛书文集   28637篇
理论方法论   6574篇
综合类   50054篇
社会学   9512篇
统计学   4477篇
  2024年   431篇
  2023年   1467篇
  2022年   962篇
  2021年   1728篇
  2020年   1718篇
  2019年   2010篇
  2018年   778篇
  2017年   1514篇
  2016年   2063篇
  2015年   3484篇
  2014年   8897篇
  2013年   8018篇
  2012年   8878篇
  2011年   10239篇
  2010年   9024篇
  2009年   9985篇
  2008年   11581篇
  2007年   8552篇
  2006年   7369篇
  2005年   6397篇
  2004年   5875篇
  2003年   5952篇
  2002年   5135篇
  2001年   4199篇
  2000年   3061篇
  1999年   1221篇
  1998年   779篇
  1997年   579篇
  1996年   463篇
  1995年   286篇
  1994年   273篇
  1993年   140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各地陆续开展的建设用地指标交易试点,既体现了土地指标配置的市场化突破,也因中央政府的风险防控需求、指标交易的法律制度供给不足、地方政府权力的越位及缺位,而面临市场化程度不足和机制扭曲的困境。应当明确指标交易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方向,并警惕盲目扩大市场化引发指标交易制度异化的风险,以坚守底线与风险防范为前提,将指标交易定性为土地开发权转移的本土形态,统筹推进指标交易与"三块地"改革,重构指标交易市场化机制,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2.
中国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才是对的,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应当搁置在走上不同发展道路却在历史上属于同一类型国家的"互镜"比较才是科学的。中华民族之所以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在于,它能以和谐方式实现现代化、能够实现制度安排理性、能及时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中华民族的迅速崛起,这既是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主要原因,也是中华民族道路自信根本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3.
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特点,办学宗旨,办学特点多样性,不同的职业技术学院都有不同的教学内容与之适应。这些教学特点就要求了职业技术学院的图书馆必须辅助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如何建设低成本,且影响大的图书馆资源是高职学院必须考虑的因素。针对这些经验,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4.
<正>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消费理念、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社会的管理理念已不再是纯粹的制度和流程,而逐渐让位于人际关系和沟通艺术,更注重与部属的关系和团队建设。正如亨利·明茨伯格所说:"组织需要培育,需要照顾关爱,需要持续稳定的  相似文献   
105.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各有侧重、自成一体,相互依存、融会贯通,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结构。中国梦价值内涵由认识形态向实践形态的转化导引了中国梦践行的对象性活动,客观关系系统、力量关系构型、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中介构成了中国梦践行场域作用的系统机制。精神引领、价值整合和动力激发是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梦践行场域中的培育,通过目标支撑、价值共识和精神动力对践行系统、构型和中介的拓展,系统推进了中国梦价值内涵由认识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化的对象性活动。  相似文献   
106.
中国提出与周边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既满足了我国在新常态下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也为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升级以及全方位互联互通提供了重大机遇。然而在总体持欢迎态度的同时,周边国家对中国推动"一带一路"的意图和行动仍存在负面认知和情绪,这对顺利推进"一带一路"构成了挑战。导致负面态度的关键因素是战略怀疑。因此,我们急需以信任建设为目标,通过澄清意图、创新模式和强化了解等方法,贯彻互利共赢的指导原则,减少和消除相关方的疑虑,以有效推动"一带一路"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把分散的多民族打造成一个整体的国家民族建设,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一个普遍倾向,中国也不例外。中华民族建设实际上也就是"多元一体"建设,一方面要包容文化和族体的多样性,一方面又要认同国家的政治和文化,实现国家层面的一体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从文化认同上表现出来。中华文化认同包括三个层面:各民族的自我认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和中华民族的一体性认同。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共同体,同时也是一个基于政治、经济和地域等因素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除了讲文化认同之外,还要讲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既包括国家认同,也包括利益认同与命运认同。自觉认识和发挥中国民族建设的优势,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旗帜,努力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我国民族理论工作的一项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10.
随着实践“三严三实”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如何以其为标准加强作风建设凸显出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三严三实”的科学内涵,指出了“三严三实”是为加强作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并研究了以“三严三实”为标准加强作风建设的基本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