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390篇
  免费   2099篇
  国内免费   512篇
管理学   24661篇
劳动科学   2297篇
民族学   2179篇
人才学   3800篇
人口学   1327篇
丛书文集   28837篇
理论方法论   6710篇
综合类   50159篇
社会学   9546篇
统计学   4485篇
  2024年   434篇
  2023年   1616篇
  2022年   1194篇
  2021年   1902篇
  2020年   1725篇
  2019年   2048篇
  2018年   807篇
  2017年   1507篇
  2016年   2058篇
  2015年   3474篇
  2014年   8897篇
  2013年   8018篇
  2012年   8874篇
  2011年   10239篇
  2010年   9024篇
  2009年   9985篇
  2008年   11581篇
  2007年   8561篇
  2006年   7376篇
  2005年   6397篇
  2004年   5875篇
  2003年   5952篇
  2002年   5135篇
  2001年   4191篇
  2000年   3061篇
  1999年   1223篇
  1998年   779篇
  1997年   579篇
  1996年   463篇
  1995年   286篇
  1994年   273篇
  1993年   140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清代养廉银制度是雍正年间出台的一项官吏薪资改革制度,是为了整饬官吏贪腐作风、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弥补国家财政亏空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雍正、乾隆完善了养廉银发放的范围和额定标准。养廉银制度的初衷是给予官吏高薪来压制官吏的腐败,但由于缺乏与养廉银制度相适应的监督制裁腐败的机制,所以养廉银制度不能从根本上压制腐败,最终养廉银制度破产了,养廉银制度给当今社会的高薪养廉的廉政法治化建设带来了宝贵启示。  相似文献   
92.
推行大学生村干部计划,是党中央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出的重大战略。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实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持续存在的流失现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学生村干部从大学校园走向基层农村,面临着从城市的大学生向农村的最基层干部的角色转变,角色能否成功转变,是影响大学生村干部流失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有效解决大学生村干部流失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3.
以区域一体化为背景,针对目前大庆市市民比较关心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的合作发展问题,探讨以大庆与哈尔滨合作为例,如何有效解决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推进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4.
95.
96.
我国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要加强对于电子文件归档与共享。将收集的档案文件数字化,顺应了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潮流。电子文件,作为数字设备及环境中产生的一种新型文件,已经变成了社会信息交流和共享的重要状态,与各个工作活动密不可分,所以要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的硬件设施,注重软件管理,加强软件建设,建立健全的电子文件和电子资料管理体制,提高电子文件制作、归档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素质,加强各个环节的交流和沟通。只有这样才能顺应现阶段社会发展,最终做到节约资源,提高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电子文件管理的层次以及工作需求。  相似文献   
97.
98.
政治思想品德是否加分是与其在高校招生中的定位直接相关的,也是与整个评价体系是否采用总分模式直接相关,这一做法延续有其历史渊源。60多年来,从有明确政治取向,甚至唯成份论的高校招生走向以维护所有社会成员的公平、公正为目标的高校招生是大势所趋。逆这一趋势的任何做法都难以获得公众认可,政治思想品德加分之所以备受质疑是由于这一做法与客观、公平、公正的准则直接冲突,以专业规则约束行政权力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9.
针对位于欧洲的波兰和位于亚洲的中国这两个特定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比较研究,包括: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被这两个农业国所接受;两国对马克思主义如何加以解释、理解、贯彻和应用;在近现代历史中两国如何使马克思主义发挥其作为指导思想原则的作用;在遵从本国文化传统的情况下,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转变其各自的思想和意识;两国间存在哪些异同;从两国的历史和文化经验中分别能够汲取哪些教训等等.重点放在这两个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成功与失败的文化意义上.  相似文献   
100.
奥古斯特·倍倍尔(1840-1913)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主要领袖和创始人之一,也是德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著名的政治家和活动家.他的社会主义思想,大多是从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对德国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他的社会主义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继承,又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倍倍尔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具体问题、无产阶级政党的具体斗争方式与斗争策略问题、以及妇女解放事业与实现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