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9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81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110篇
人才学   30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1066篇
理论方法论   384篇
综合类   1502篇
社会学   391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283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北方大旱的思考:灾害与减灾——一项社会学视角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眼于2001年北方大旱的严重灾情,并在笔者走访北方旱区进行实地调研基础之上,对旱灾的现状与带来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个案剖析和探讨,然后对灾害及其问题从环境社会学视角、福利社会学视角、发展社会学视角进行了考察,指出对灾害及其问题进行社会学研究的新视角,并从灾害社会学的涵义、基本概念、研究主题、研究方法或分析框架、核心理念方面对灾害社会学作为一个新范式进行了阐释,最后简略地提出我国在减灾过程中忽视的三个方面: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考虑、绿色GNP作为可持续发展指标、成立减灾综合管理和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12.
庸俗社会学的木质,在于无视艺术规律,取消中间环节,把文艺这一精神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基础性结构直接关联,从而对文艺的性质、功能作出简单性规定和强制性要求。胡秋原是中国文论界从学理的层面.对庸俗社会学作出深入剖析的第一人。其理论资源,来自于普列汉诺夫的“中介论”。他对弗里契《艺术社会学》“图式化”弊端之批评,亦发时人所未见。其地球“自转”与“公转”之喻,表明了他对文学“自律”与“他律”关系的洞见与把握,并给后人以启发。+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农村,大年三十的黄昏和正月十五,人们都要为逝去的人上坟,以寄托哀思,表缅怀之意。但是,这原本应该肃静和庄重的场合,近年来却变成了热闹喜庆、人声鼎沸的场面,这种哀悼文化在乡土社会中的变迁,蕴藏着深刻的社会涵义。在中国农村的传统文化里,人们较为看重一个人生命的结束,无论什么人,一旦生命完结,  相似文献   
14.
结合现代社会疏离的危机,文章分析了旅游活动对社会文化精神的整合作用,提出了旅游活动社会文化精神交互模型,分析了这种模型对社会整合的作用与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合理利用旅游活动社会文化精神交互作用来指导旅游开发的基本策略。旅游开发是缓解社会疏离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5.
性病自报发生率的时段共性及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20年,性传播疾病的感染率正在快速增长.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于2000年和2006年两次进行的"中国人的性关系与性行为"的随机抽样调查发现,在中国20-64岁的男女中,梅毒发病率12倍于国家权威部门同期公布的数据,淋病发病率70倍于国家权威部门同期公布的数据.我们现有的以公共卫生学为理论指导的性病统计存在着两个重大的遗憾:一是仅仅重视性病发生率的发展趋势,而且是把各个年份的发生率作为一个个单独的数字采使用的,无法从一个历史时段的视角来考察性病的发生与发展;二是性病的独特性在于它的发生率与特定历史时段内的社会文化变迁紧密相关,而不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简单疾病.目前公共卫生学的统计方法尚无法揭示这方面的内容,更无法解释其意义.如果使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把两个年头作为控制变量,考察除了年头差异之外相关的社会原因,就能保证统计分析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个在脑子里嘀咕了很久的题目。每当看到喜欢的或者不怎么喜欢的文章,都会想到它。中国古代人写文章是很讲究的,现代人好像已经没了那分兴致,有味道的文章于是也就稀罕了。《茶座》之所以受到欢迎,我想可能是它散发的某种“味道”吸引一些人。  相似文献   
17.
社会建构主义作为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哲学的一股重要思潮,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它开辟了科学文化和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使人们能从一个新的角度去更真实地了解科学、看待科学,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对于每一个或具有宗教,或具有政治,再或具有学术信仰的人来说,他的心中都会有一片圣地。犹太教徒有他们的耶路撒冷,伊斯兰教徒有他们的麦加;革命者有红场或是延安;而对以社会学为事业的人来说,他心中的圣地就是芝加哥。芝加哥之所  相似文献   
19.
20.
语言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的变化,这似乎是一个不可置疑的命题。其实,这不过是看待语言和社会生活关系的视角之一,从另一个视角可以提出一个同样难以驳倒的命题:社会生活的变化根源于语言的变化。社会学对待语言研究的态度变迁,其中包含了这种对语言与社会生活关系的视角转换和命题替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