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45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2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82篇
社会学   19篇
统计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81.
熟人社会以关系代替规则,将亲情、交情、友情这些温情脉脉的手段移植到公共权力的行使中来,引发了腐败泛滥,导致整个社会风气败坏。因此,熟人社会的过分发育,是对社会秩序的瓦解、对市场竞争的摧残、对法制社会的腐蚀。在当下社会转型的进程中,很多专家学者呼吁,要尽快实现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型。然而,陌生人社会的到来却增加了社会运行的成本,大家一方面对陌生人处处提防,  相似文献   
82.
公务接待占单位行政成本重要组成部份,日益频繁的公款招待,不断上涨的招待费用已明显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破坏了干群关系,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社会上留传有句顺口溜:"招待费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长期以来,国家监督部门在检查账务时,着重追究贪污、挪用公款、行贿受贿等问题,忽视了开支过大的招待费的责任追究,但问题往往出在这里.要预防腐败,得加强对单位招待费的管理.  相似文献   
83.
张华 《天府新论》2011,(2):9-13
邓小平防范与治理社会风险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对官员腐败、官僚主义、社会治安、社会风气等几个方面的论述上。研究邓小平对各领域风险的认识、成因分析、以及防范与治理的路径与方法,不但是对邓小平理论宝藏的有益探索,而且能在实践上为当下中国风险社会的治理提供必要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84.
沈永昌 《人才开发》2004,(9):31-31,30
某乡办厂有位青年职工,进厂后不到三个月,就想把自己生产的那道工序改革一下,以达到既省力又提高功效的目的。谁知这方案提出后,非但得不到支持,反而被人说成是  相似文献   
85.
徐泓 《浙江学刊》2007,3(5):34-44
福建的社会风气,自明代中期以后,无论沿海或内地,均开始随商品经济、海外贸易的发展,日渐僭侈,风气之变,由衣食住行的物质文化间始,竞相华侈僭越,然后及于人伦道德关系之精神文化。其变迁的程度,虽不像江南那么高那么全面,但也不似华北那样,有相当多的州县,一直到明末都没有什么变化。但由于福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有一些内地和沿海的府县,由于商品经济不够发达,社会风气始终维持着明初的"俗安朴素"。  相似文献   
86.
古代咏物诗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的联系以及特定时代的政治状况、文化氛围、社会风气、文学传统的作用和影响的分析入手,详尽地论述了咏物持产生的诸多质素,揭示了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87.
惯性“维稳”破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军 《领导文萃》2009,(16):137-142
早在本世纪初,前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曾做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时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有:下岗失业、腐败、贫富悬殊、社会风气败坏、社会治安恶化。八九年过去了,回头看这五大因素,是得到了根本改善,还是有的问题甚至更加恶化?  相似文献   
88.
凌欣 《21世纪》2013,(7):67-68
清新文化是一种坚守真理,以“仁爱正义、纯真高雅、清新自然”为特色的文艺作品形式,以独特新颖的姿态,提升人们的心理,让人们不断感受到“淳朴、清正之风”,从而让人们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清新仁真的风貌,净化社会风气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9.
六朝是一个对女性既严苛又宽容的时期,礼教的蔓延还未达到密不透风的程度,一方面树立了一些女教的典范,另一方面风雅与才情兼具的女性成为文人歌颂的对象。这种对于女性的社会风气直接体现在仕女画中,出现了女教的样本与理想化的女性图像。  相似文献   
90.
红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党政建设、思想道德和经济建设等领域的作用.坚持以红色文化为基点并结合时代特征进行理论创新,深刻理解红色文化的历史意义和建构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同时结合社会风气建设引领廉政建设,立足河北"西柏坡精神"为核心的红色教育资源,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