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2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78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原始崇拜体系与中国文化精神的起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新 《东岳论丛》2005,26(1):68-74
原始崇拜体系的形成是人类精神世界形成的标志。在中国原始崇拜体系的形成中,自然崇拜、灵魂崇拜以及祖先崇拜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文明的进展,又演化为天、地、祖先崇拜。这直接影响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祖先崇拜与家族意识--论端木蕻良小说的一种主题意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祖先崇拜是人们感情的一种归依和寄托。萨满教的祖先崇拜缺少儒家这种道德理念和教化原则,而强化了祖先神灵所具有的威慑力,在很大程度上,它更接近殷商时代的祖先崇拜的观念和意识。端木蕻良的小说反映了一种典型的萨满教的祖先崇拜,表现了与儒家文化温柔敦厚相异的思想倾向,崇尚一种轻道德而重强力家族意识。  相似文献   
13.
生命的绵延     
中国传统哲学是一种生命哲学,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国传统人文关怀的基点。以儒家和道家为代表的主流文化,在肯定和崇拜自然生命的同时,分别以“仁”学和“道”论表达了对人的存在的关切,构筑了一个互补的安身立命之所。在现实层面上,在以血缘纽带为背景的宗法文化中,广大民众通过子孙绵延和祖先崇拜找到了通向生命永恒的超越之路。  相似文献   
14.
茶山瑶是生息在广西金秀大瑶山地区的一支瑶民,与花篮瑶、坳瑶、山子瑶、盘瑶一起被合称为“金秀五瑶”。由于受落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限制,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原始巫教成为茶山瑶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本土道教的产生与南传和佛教的传人及其中国化,佛、道二教也逐渐融人到了茶山瑶的社会生活中。就其整体而言,是以道教为主体的巫、道及祖先崇拜的多元信仰。  相似文献   
15.
《诗经·商颂》与《诗经·大雅》中带有史诗因素的祭祀祖先的诗歌,集中体现了商、周部族对自己始祖的歌颂,以及对人类自身价值的发现和尊重,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主体意识的进一步提高——由自然主体转变为社会主体,有了明确的"类"意识。但这种意识是是群体的,因为,这时的个人还没有能力离开集体独立生存,也就不可能产生个体意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礼中特别强调“报本反始”的原则,这条原则与古代社会盛行的祭天礼地、祖先崇拜从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以历来在解释报本反始和祖先崇拜观念时很容易陷入互相阐释和循环论证的圈子中。如果跳出传统经学的注疏、正义、训诂的眼光,从跨文化的比较宗教学的角度,运用永恒回归的神话原型理论来反观祖先崇拜,则可以获得新解:先民通过对先祖历史的神话化,定期举行祭祖仪式,求得与祖先的同在,从而使其生存获得再生的神圣性和实在性。  相似文献   
17.
在以满、鄂温克、鄂伦春、赫哲等族以狩猎为主的历史沿袭中,其思想领域里形成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萨满教。文章着重论述萨满教产生的历史原因及其职能和对东北民族的影响之深,从而得出狩猎生产在萨满教产生过程中所起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自然崇拜是中国自古有之的宗教习俗,但中国古代自然崇拜的宗教情绪比较平淡,自然神的人格化进程相当缓慢,春秋以前各种自然力基本上处于有"神"而无"话"状态,自然神话大多形成于战国以后,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神话故事 .中国古代自然神话是很不发达的,这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主流文化精神决定的.受西方进化论神话理论指导断言中国古代有丰富发达神话的假设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9.
《周颂》中最突出的思想是周人的祖先崇拜意识,周人认为自己的祖先是因有德而承受天命的,周人的这一思想是对前代殷人思想的继承。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有不少学者研究彝族的尼木挫毕,但鲜有学者对仪式中的生殖崇拜象征做系统的研究。彝人自古以来盛行祖先 崇拜,重视人口繁衍。祭祖送灵的尼木挫毕仪式是彝人祖先崇拜的核心仪式,该仪式不仅体现子孙后代的孝心,同时也是子孙 后代向祖纰亡灵祈求生殖繁衍、家支人丁兴旺的仪式。以调研的凉山州甘洛县吉克家的尼木挫毕为例,探讨彝族生殖崇拜在 该仪式中的象征化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