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53篇
社会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也是中国第一条侨资铁路——潮汕铁路刨办人、著名爱国侨领张榕轩先生辞世一百周年。海峡两岸有关单位联合在北京举办纪念张氏家族学术研讨会,是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发展两岸经济很有意义的公益之举。我作为客家学的爱好者,应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的邀请参加大会,受托撰此小文,以表对客家先贤的景仰和纪念。  相似文献   
9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生存模式的总和,它影响着民族各成员的行动和思维。中华文化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祖国统一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应当弘扬中华文化,创造民族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93.
1991年12月16日,77岁的汪道涵出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作为一位退下来的省部级干部,从上海康平路市委大院,到宛平路11号,在生命最后的14年中,他以一个民间组织负责人的身份,以旺盛的精力去积极推进海峡两岸的关系,在中国的政坛上书写了一段辉煌。  相似文献   
94.
95.
我国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 ,不仅在祖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港澳的回归、海峡两岸之间的沟通以及祖国统一事业也做出了重大贡献。今后 ,经济特区还应促进大陆与港澳台关系 ,特别是在台湾与大陆统一方面发挥政治作用  相似文献   
96.
正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伟大构想的创造者。他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高瞻远瞩,实事求是,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论断和思想,确立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方针,在中国共产党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97.
<正>少数民族干部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执政力量和执政行为的重要体现。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不仅对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还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关键。根据自治区和地区相关调研课题安排,温宿县委高度重视,迅速安排部署,成立课题组,深入全县3个乡(镇)场、4个村和2个社区对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进行专题调研,经深入思考、多方征求意见,反复修改  相似文献   
98.
本文对唐代我国北方和西北方各少数民族对促进祖国统一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进行了论述。文章指出,唐代我国北方和西北诸族在政治上维护了祖国的统一,经济上支援了国家的发展,文化上促进了祖国文化的繁荣,其历史贡献和影响都十分深远。  相似文献   
99.
孔子的爱国主义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他提倡“孝亲敬祖”、“忠君报国” ,培育了中华民族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他主张“用夏变夷”、“和为贵” ,为中华民族大融合奠定了思想基础 ;他关于“大一统”的政治主张 ,铸成了中华民族要求统一 ,反对分裂的民族心理 ;他崇尚“志气”、“节操” ,培养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献身精神。在孔子爱国主义思想哺育下 ,形成了中华民族光荣、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 ,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 ,这种爱国主义传统正在升华为实现祖国大团结、大统一、大振兴的巨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00.
中庸思想是孔子思想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智慧,如和而不同、持守中正、去偏用中、随时以处中等内容。继承和发展上述思想,对于加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大团结、促进不同社会制度地区的和谐相处、抵制分裂、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