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02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698篇
劳动科学   163篇
民族学   33篇
人才学   115篇
人口学   146篇
丛书文集   1397篇
理论方法论   1227篇
综合类   2405篇
社会学   476篇
统计学   309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317篇
  2016年   316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559篇
  2013年   380篇
  2012年   484篇
  2011年   564篇
  2010年   439篇
  2009年   458篇
  2008年   459篇
  2007年   364篇
  2006年   318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曹军 《决策探索》2004,(5):67-67
人力资本价值同等于企业盈利价值。有什么样的人才,就会创造出什么样的企业品牌。所以,在市场经济运行下的企业。能否创建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中国“世界工场”地位的不断巩固,中国的经济日益融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我国的企业除了与本土的“土八路”激烈搏杀外,还不得不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与来自发达国家的洋师傅同场竞技。人才已成为众多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对人才的渴求日益成为众多企业家心底最迫切的声音。  相似文献   
92.
中国内地和香港有着几千年来共同的中华民族传统继承,但是近100多年来两地不同的发展历史、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等,导致两地在民生福利的基本理论、价值原则和实践运行机制上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中国内地奉行的是党和政府领导下的民生建设模式,民生迅速改善;香港在回归之前采取的是自由资本主义福利模式,1997年香港特区回归以来,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借鉴和融入内地民生发展模式,形成了独特的福利模式并推进了民生发展。本文通过对内地和香港特区民生福利理论与实践演变的比较研究,概括出两地在民生福利理念和实践中的优势和劣势,探讨香港特区福利体系对内地民生福利建设的启示,推动内地民生福利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93.
选取制造业的十个重点行业,使用2001-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其产能利用率、技术效率和设备利用率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的部分行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传统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较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新兴行业的产能利用率相对较高.剖析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因素,发现市场需求与产能利用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资本密集度、就业水平、开放度、金融支持与产能利用率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4.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以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推动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法律制度是推动改革与发展的齿轮,应当对我国农业发展中现存的农用地数量与质量、农产品价格市场机制和农业科技的适用等几个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政策调整为主的调控手段进行法律化、制度化,重新整合耕地的占补、污染的防治、农产品市场的构建和科技成果的适用等相关法律制度,建立完善的农业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95.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为微观理论基础,论证了供给在供需关系中的主导地位,提出"供给自动创造自身等量需求"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只有新供给才能持续创造增量的需求,并分析了新供给形成的环境、条件和要素,从而构成"培育新供给、新动能"的政策理论基础。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以"新供给经济周期"为宏观基础,从供给角度把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划分为新供给形成、供给扩张、供给成熟和供给老化四个阶段,揭示了"供给创造需求能力的变化"是形成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力量,指出"供给结构老化"是当前中国经济连续下行的根本原因,从而形成"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升级"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的理论基础。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从二维的生产要素理论扩展到三维的"五大财富源泉"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从供给侧划分的31种增长模式,揭示了经济增长的供给扩张原理,并提出了一些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理性主张,进而探讨了解除行政性供给约束所能获得的短期增长空间,以及放松五大要素供给抑制所能带来的长期经济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96.
[提要]本文以2015-2017年CSSCI收录的446篇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的论文为来源数据,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从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主要结论为:(1)从研究的基本情况来看,研究成果逐年增加,正在形成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机构,但作者之间、机构之间整体关联性不强;(2)从文献、作者、期刊共被引分析来看,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和管理领域,学科交叉融合不多,研究的基础较为薄弱;(3)从关键词共现和聚类来看,研究重点集中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重点领域、政府主体方面,研究的政策导向性较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与党和国家政策文件的出台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97.
广东省是全国经济发达省份,但人均GDP发展水平、受教育程度、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居民收入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广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是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希望所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突破口,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实现途径。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必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良好的生态宜居环境,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大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加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培育乡风文明的良好社会风尚,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98.
对湖北省人口进行预测,从人口迁移偏好、居民消费、产业结构变化、劳动力供给四个方面分析人口结构变化对湖北省城镇化的影响,发现儿童数量的减少不利于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老年人口的增加则会降低城镇人口数量,而2024岁人口以及2024岁人口以及2028岁女性人口的迁移意愿较强;劳动人口比重下降,"纯消费人口"数量增加,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推进了城镇化水平;老年抚养比的增加促使企业和单位加快进行产业升级,有利于提升城镇化水平;出生人口增加,成为劳动力人口巨大的"后备力量",对城镇化建设发挥积极影响。总体而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促进人口结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短缺和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间接对城镇化产生积极影响,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完善配套政策,为有二孩生育意愿的妇女减轻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99.
中国国有企业员工通常享有较高水平的福利,然而这不一定能够带来理想的效果,特别是高水平福利并不意味着同等水平的员工福利满意度.从这个角度,可以量化地考察目前中国国有企业的福利状况,分析其特点和缺陷.国外学术界早已开发出了一些福利量表,可以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新的福利量表,用以验证了中国国有企业福利满意度水平,结果发现中国国有企业员工福利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员工福利公平感较低,仍重"保障性福利";福利功能不足,未能充分考虑员工各种需求;福利能力欠缺,发展趋势缓慢;国企福利投入不菲,效果并不匹配.要改进国有企业员工福利制度,关键是要避免福利均等化,科学分担福利成本,提升福利功能和福利能力.  相似文献   
100.
    
正值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之际,梳理并对比了中美两国在金融危机发生前的背景、危机产生的原因、所采取的应对政策以及这些政策的短期和长期效果.中美两国的救市政策内生于各自国家的经济制度,这些政策在短期内稳定了金融市场并带动了经济迅速反弹,但由于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增长的结构性问题,两国救市政策的边际作用有限,且均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效果.总结中美两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建议中国政府应处理好监管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三者之间的关系,继续深化供给侧改革以解决四万亿投资政策的遗留问题,提前布局以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创造理想的宏观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