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97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本文对著名诗人杨德祥其人其诗,尤其是他近八年来致力于新诗体式-八行体朗诗诵诗的创新,作了综合研究并指出,作为当代新诗界的改革者,杨德祥的诗歌作品不仅具有当代价值,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73.
<东方>、<将军吟>、<第二个太阳>等茅盾文学奖获奖之作,虽然学界对其中个别作品不无非议,但从总体看,它们较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反映革命战争生活的优秀长篇小说还是有所开拓和发展,主要表现为表现生活的幅度拓宽,人物形象内心世界透明度加强和叙述方式开放度提高.  相似文献   
74.
梁信芳是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诗人,曾写下不少感时伤乱的爱国诗篇。他与张维屏同时,但诗名不彰,知者甚少。本文试从他写于道光二十一年辛丑(公元1841年)的两卷诗──《螺涌竹窗稿》与《归吾庐吟草》,详加征引、评述,以显扬这位在近代文学史上被冷落了的爱国诗人。  相似文献   
75.
新发现的瞿佑《妙集吟堂诗话》并非瞿佑本人及徐伯龄、郎瑛等未曾提及的一种新书,也非《归田诗话》的异名,而是《香台集》注本的一个选本。注者为徐伯龄;选者可能是徐本人,也可能是后人。它的大体刊刻年代当在隆万以前。该书的发现必将推动对瞿佑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76.
《月泉吟社诗》为元初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遗民诗社——"月泉吟社"所创作的作品,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社总集"。其作者大都为故宋遗民,由于处于特殊的时代,他们的诗歌创作不敢直言心声,只能以隐晦曲折的方式流露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根深蒂固的民族情结。他们借歌颂田园风光以抒发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通过对忠臣义士的追慕和对现实的关注揭露,以表明自己不为元廷的官爵利禄所诱惑的孤介情操,表现自己隐逸抗节的志向,从而使文本内容具有深远的思想价值和审美意韵。  相似文献   
77.
《月泉吟社诗》为宋末元初最具影响力的诗社--"月泉吟社"之社集,也是我国第一部诗社总集,更是我国第一部田园诗总集.其作者大多为故宋遗民.由于对蒙元政权的不满,集中诗作对陶潜之退隐不仕深致追慕,并藉春日田园之景物,寄寓故国之思与遁世之意,可谓新的时代环境下诗人创构的新的"桃花源"."月泉吟社"之活动形式及社集内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在明末清初朝代更迭之际,由于历史的惊人相似,效仿、祖述者,颇不乏人,作用甚剧.  相似文献   
78.
贾岛作为晚唐重要的诗人,在江西诗派与杜甫之间架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桥梁.在拗体诗的创作上,在诗歌的意象的选择上,在诗艺的提炼上,由工部而阆仙而江西,构成了一个纵向的承传链.  相似文献   
79.
月泉吟社是元初南宋遗民为反抗元廷征辟江南士人而举行的一次大型民间诗歌比赛.该社由吴渭主盟,延请方凤、谢翱评其甲乙,选出优胜者,揭榜、奖赏、编集、付梓,结为<月泉吟社>诗集.但方、谢的遴选、评次备受争议.明李东阳,清王士祯、四库馆臣甚至今人杨镰等,均有所探讨,留下一桩跨越千年的公案.  相似文献   
80.
卞之琳曾指出汉语诗歌有两种基本的节奏调子:吟调和诵调。汉语格律体新诗的节奏调子是对古代诗歌节奏调子的继承和发展。一般格律体新诗的节奏调子主要是诵调,民歌体新诗的节奏调子则主要是吟调。在节奏单位音顿的等时性反复中,诗行(句)末尾单音顿的拖长造成吟调,诗行(句)末尾双音顿不拖长则造成诵调。一般所谓“三音尾”造成的吟调,其实是由从三音尾中分离出的单音尾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