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23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77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198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南京长乐路上,有一座历经300余年沧桑的院落。站在门口北望,但见高墙深院,楼宇重叠,气势恢宏,这,就是南京著名历史人物——清代状元秦大士的故居。  相似文献   
42.
赵海燕 《老年人》2010,(6):44-44
沅江的支流酉水,由东向西,慢悠悠地穿过湖南,逼近重庆时,在湘西的群山之中转了一个大弯,形成一片狭长的河谷盆地。在这片河谷盆地,历史铸造了一个先后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和首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的湖南名古镇——龙山县里耶镇。  相似文献   
43.
《新疆社科论坛》2010,(5):F0003-F0003
秦放鸣,女,汉族,湖南宁乡人,1957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新疆大学政治系。现为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44.
早期赢秦人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状态的课题,应当在秦史研究领域占有重要的位置.传统上,人们认为早期秦人以游牧、狩猎为其经济生活的主要内容.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早期赢秦人的经济形态是农牧兼营.考之古籍文献,可知赢秦人在立国之前实际上是一支专门的从事商贸活动的部族.他们专以商贸为主的生活方式,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其祖先伯益.明乎此,或许有助于对史学意义和考古学的秦文化多样性、开放性和功利性等鲜明的特质的理解与解释.  相似文献   
45.
本文首先提出了为石鼓正名的问题,并详细介绍了石鼓的不平凡经历。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证了石鼓的最初发现地和具体刻制年代,评述了郭沫若关于石鼓出自陈仓三原、刻于襄公八年说的不可信。同时考订了石鼓文的历代重刻、再刻和拓本的优劣异同等。  相似文献   
46.
李云俊 《金陵瞭望》2006,(21):38-38
“我们是国家公务员,为人民服务记心间,立党为公谋发展,执政为民用好权。清正廉明重诚信。修身立德志高远……”铿锵有力《公务员之歌》的歌声,明示着公务员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也引起了在场观众的强烈共鸣.掌声长久不停。这是秦虹街道自编、自导的“清风赞——廉政文化进社区”专场文艺演出中的动人一幕。  相似文献   
47.
<正>关于领导者对于组织的影响,秦穆公有这样的描述:"邦之杌陧曰由一人。邦之崇怀,亦尚一人之庆。"(《尚书·秦誓》)排除掉偶然因素的干扰,针对领导者"干事就出事"或者"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现象,探索其客观的现实逻辑,是破解此类尴尬现象的基础。笔者认为,领导者"干事"即"出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决策失误,如一些领导不从实际出发,因此很可能导致一决策即失误的后果,如刘备不顾本分,越俎代庖,乱伸  相似文献   
48.
对商鞅变法时规定的“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的意义,史学界若干论著的解释既不符合商鞅变法时秦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户籍管理水平,也不符合商鞅变法后秦国的赋役制度以及秦人的家庭结构、规模和对父权的维护等史实。商鞅这一法令旨在在国家授田制的基础上或者是增加户赋和田赋的收入,或者是增加服役人手,在一定程度上,有促使秦民分家而刺激土地开垦的作用,但并不强迫分家。  相似文献   
49.
《新世纪领导者》2006,(3):47-48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价一个学校要先评价它的校长。这些话用在齐鲁中学,用在校长秦加祯身上,那是再恰当不过了。  相似文献   
50.
秦王朝结束了七雄并立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大统一,但由于秦政的地域差异、强制实行文化统一以及漠视民众利益,秦王朝没有给原六国民众提供相对平等的机会、自由的行为权力以及基本的生活保证,其统治始终没有获得普遍的认同。在秦末战争中,六国的国家意识仍然具有很大的号召力。而在六国相继复国之后,缺乏凝聚力的秦也不得不主动去帝称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