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42篇
  免费   552篇
  国内免费   150篇
管理学   3058篇
劳动科学   143篇
民族学   434篇
人才学   595篇
人口学   144篇
丛书文集   7746篇
理论方法论   1339篇
综合类   10921篇
社会学   1412篇
统计学   752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355篇
  2022年   283篇
  2021年   449篇
  2020年   449篇
  2019年   523篇
  2018年   296篇
  2017年   358篇
  2016年   407篇
  2015年   650篇
  2014年   1242篇
  2013年   1238篇
  2012年   1484篇
  2011年   1644篇
  2010年   1536篇
  2009年   1976篇
  2008年   2956篇
  2007年   2150篇
  2006年   1895篇
  2005年   1067篇
  2004年   837篇
  2003年   852篇
  2002年   851篇
  2001年   934篇
  2000年   648篇
  1999年   346篇
  1998年   254篇
  1997年   192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挖掘传统民族文化的精华,尤其是对儒学的传统价值进行当代性阐释。在对儒学的多向度当代阐述中,主体性向度包括"人能群"的整体性、"心即理"的能动性、知与行的统一性、"其身正"的示范性等;价值论向度包括"仁"本思想的推陈出新、民本思想的不断深化、明德至善的不懈追求、重义轻利的有效调节等;民族精神向度包括"生生不息"与"刚健有为"的担纲意识、和平稳定与富强统一的安邦方略、"以和为贵"与"和而不同"的人际关系等;时代精神向度包括平均无贫的公正理念、存理灭欲的积极意义、关注人本的务实精神、继往开来的创新思路等。  相似文献   
82.
几千年前的古人已经在探索诚信与治国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信用危机已经威胁到了国家经济大动脉的税收领域,偷税、漏税,走私、骗汇、骗税行为时有发生,在法治国家中,法律的强制性有其可取性,但道德的倡导显得尤其重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是一种道德约束下自律与他律的统一体,诚信纳税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因此,诚信纳税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最低要求。  相似文献   
83.
本文以近年来某些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失误的教训为引子,从历史,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详细论证了现阶段我国发展生产力的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竖信只有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的前提下发展生产力才能最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4.
85.
本文分析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经济立法现状的矛盾以及制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的必要性之后,提出了制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它应由规范社会主义市场主体、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宏观调控和保护、调动劳者积极性等方面的法律组成。  相似文献   
86.
87.
本文主要阐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及其方法与以往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所做的概括和方法的联系、区别和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88.
诚信是一个人最基本、最重要的德性之一,诚信还是不同民族文化在伦理观念上的“最低限度的共识”,被许多学者认为是“全球伦理”、“普世伦理”或“底限伦理”之一,是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础  相似文献   
89.
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如何定位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之一。通过对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分析,指出在中国市场和政府结合的最佳途径是以市场为基础,将政府职能转化为以建设公共服务型为重点。  相似文献   
9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一种理性社会,而中国社会当前存在着严重的理性缺失,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是弘扬理性精神。要通过加强对国民理性精神的宣传和教育,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理性精神的培育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