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0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212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75篇
人才学   7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73篇
理论方法论   175篇
综合类   2441篇
社会学   295篇
统计学   29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361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262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289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考工记》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科技专著,对它的初期研究主要集中在文本的考订注释和资料确证上,美学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未成系统和规模,其研究定位也未形成共识;从其时代背景和“工”的文字学考据出发,笔者认为其美学研究定位应是:以“礼”为规定的器物制造应该是什么样的;它又是通过何种方式,使“礼”自然而然地为人们的情感和精神所接受,所愉悦,成为价值观、宇宙观、审美观的显现,成为有“意味”的器物的。  相似文献   
12.
经学对《汉书》的影响是深重的。经学对《汉书》义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立名定目,依托经典;二是创立志表,弘扬经学。探讨经学对《汉书》的影响有助于解决一些史学问题。  相似文献   
13.
义利问题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乃至哲学史上长期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概括了中国历史上义利观的三种观点 :贵义贱利 ,重利轻义 ,义利统一 ;分析和论述了邓小平对历史上义利观的继承与发展 ,邓小平的义利观是义和利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4.
偏义复词的两个词素意义相类、相关或相对、相反,在表义上只有一个词素起作用,但另一个词素并不是毫无意义的陪衬。在现代语境观的视角下,文章对零词素进行了新的审视,对偏义复词进行了新的界定。并从零词素语境制约特点出发,定量分析,区分出语言性和言语性两种不同类型,进一步对词素位置、语境制约类型进行了新的考察。  相似文献   
15.
自董仲舒明确提出"<诗>无达诂"后,从汉迄清,关于<诗经>的研究就以不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阐释的可能是不可穷尽的.而"<诗>无达诂"泛化为"诗无达诂"也源于宋人释<诗>,其后才影响于诗文批评.泛化后的"诗无达诂"在理论内涵上仍遵循着"<诗>无达诂"的阐释理路:"从变"、"从义"."从变"侧重阐释的自由性,其具体表现有:"见仁见智"、"原意悖谬"、"诗无达诂而不诂";"从义"则强调阐释的限制性,其具体表现有:"本事求诂"、"坐实求诂"、"另类求诂",充分显示出中国阐释学的特色.并与西方阐释学有着密切的相通性.  相似文献   
16.
本刊理事会     
  相似文献   
17.
莎士比亚的语言是个久经探讨的问题。莎翁具有高深的语言锤炼艺术,他经常巧妙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文采飞扬,言简意深。在十四行诗中,莎士比亚多处使用多重复义,具体体现在对不同行业词语的使用,文化典故的运用,以及丰富多彩的意象上,这种释义的多重性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思想内涵,增强了诗歌的审美意境。从诗歌三复义的角度,即语言复义、文化复义和美学复义,分析十四行诗中的多重复义,重审其美妙意境。  相似文献   
18.
[案例] 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课文时,由“哈尔威船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个话题,引出了意想不到的“枝节”。师: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哈尔威船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1:我认为他是一个舍己为人的人,真是个值得我们学习的英雄。师: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理由依据吗?  相似文献   
19.
唐代的坐、立部伎是很多研究唐代音乐史的学者所关注的对象,本文拟在收集前人的研究成果(专著和论文两方面)基础上作一总结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陶敏 《云梦学刊》2006,27(6):106-108
刘崇远系出河南刘氏,黄巢乱中南迁,仕吴及南唐,历上饶、晋陵二县县令,中主保大中官大理司直。相传其所著《耳目记》一书,乃後唐人所作,非刘崇远作。其著作今存《金华子杂编》,但传本并非原书之残本,而是後人辑本,尚有较多佚文可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