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6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85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58篇
社会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近代中国骤然面对西方的暴力进攻 ,农耕文明下的传统社会理念在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冲击下逐步走向离散、崩溃 ,整个社会理念趋向重新建构。近代学人对社会理论的重构是根据近代社会转型的特点 ,在对西方社会学经典文本翻译、引进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固有的学术资源优势进行评判与抉择 ,由此而言 ,严复、章太炎关于社会学思想的争鸣与交锋反映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理念跨出中世纪、走向近代的艰难变革历程 ,它承载着近代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独有的辛酸与苦涩。  相似文献   
22.
本文将记录同一个方言词的不同书写形式称为同词异字。方言词同词异字现象的研究有助于解决大型语文辞书尤其是方言词典或字典编纂中的立目、用字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也有利于汉语词汇吏、语源学的研究,对汉语方言文献的正确评价和对现代汉语词汇的丰富与规范也有积极的参考作用,章太炎《新方言》中和今方言词有关的216组同词异字对方言词典的编纂有直接的参考作用,其中有20组和《汉语方言大词典》漏收的词语有关,40组和《汉语方言大词典》中的孤证有关,17组和汉语通用口语词有关。  相似文献   
23.
24.
刘奕 《浙江学刊》2006,(6):88-92
焦循和章太炎都认为性情为诗歌之本,而不同诗体之间和诗词之间的兴衰演变,其根源就在于性情的转移。这一性情诗史观以性情的不变贯通文学的变,在当时不失为一种高明卓越的看法。同时,焦循和章太炎的文学史观都是他们学术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放在各自的学术体系中都呈现出了一种偏执的深刻,不能割裂地表面地否定或肯定。  相似文献   
25.
章太炎对程朱理学的阐释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作为“有学问的革命家”,他的汉学立场与宋学相对,革命家的启蒙思想则具反理学倾向,再加上他的佛学、庄学修养,以及对中国道德现状的不同认识,从而形成了对程朱理学别具特色的诠释。他中年以后调和汉宋的学术倾向、对二程学说的历史评说、对朱熹与新思潮关系的阐释,都是以前关注较少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开展研究有助于深化对程朱理学和章太炎思想的认识。  相似文献   
26.
章太炎的“魏晋文章”有师承渊源的因素,即远承汪容甫、李申耆,近袭谭献;章太炎的“魏晋文章”在近现代文学的过渡之际,对于一代文风的转变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对周氏兄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中国现代散文写作的两大风格。  相似文献   
27.
“开物成务,以前民用”是章太炎在解读经典时所提出来的理念.在他的理解下,经典的意义进入到他自己的意义世界之中,经典本身也具有完全的现在性和现实的旨向性.在推究道家之意的《原道》一文中,章太炎通过诠释“弃前识”和“不尚贤”,以此驳斥康有为等今文经学派“无缘而妄意度”的行事方式以及反对革命、倡导变法立宪的观点.  相似文献   
28.
正朱永新教授执著于新教育实验,他的演讲和文章常能让人有一种由衷的感动。他说:"新教育人是一群为了理想而活着的纯粹的人,是为了帮助人类不断地走向崇高从而也让自己不断走向崇高的人。他们知道这个世界需要一群擦星星的人,他们愿意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奉献给这个世界。所以,他们执著,他们坚韧,无论碰到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挫折,什么样的打击,他们仍然会坚定地往前走,从  相似文献   
29.
作为清学正统派之殿军,清末民初著名经史学家,章太炎著述颇丰且思想深邃。作为其学术奠基之今古文经学观可谓其治学志趣、援经论政之历史注脚。章太炎自始就是一位坚定的经古文学者,他坚守古文家法但不泥古之,批判今文经学而兼采之,认为公羊学牵强附会致使国史中斩,而研究《春秋》必以《左传》为本,对今文经学独尊《春秋公羊传》及孔子作六经的主张以及晚清今经文学的微言大义中之不遵史实、牵强附会等给予坚决批判,章太炎批驳今文经学,主要针对其学术基本立场和观念,这种学术态度已经走出了传统学术派别之争的藩篱。章太炎经学理念的另一重要特色是倡导经世致用之学而切其时要,主张"六经皆史传统"而光大之。章太炎主张经学即史学,发扬国学,即从史学出发,以史学保持国性,以史学培养国民道德操守,用国学塑造国魂,力求用经史之文化以求拒侵抗敌,复兴文化,重塑道德。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