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0篇
社会学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盛兴于隋唐时期的类书编撰之风,对皎然诗学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一是日趋精密的类书编排体制,对皎然先分类后以事例佐之的编排方式有深远影响.二是唐代兴起的秀句类书,为将秀句与诗文批评的进一步结合起了催化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皎然诗学的秀句批评方法.三是与文学批评史中一致声讨齐梁文学的情况相反,唐代编修的类书对齐梁文学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这些类书的大规模流行和普及,对于深化和扩大齐梁文学和文风的影响无疑具有推动作用,从而影响了皎然的齐梁文学观.四是《韵海镜源》的编纂并不是单纯的学术活动,编书的过程同时就是诗歌创作与讨论的盛会,这样的盛会为皎然诗学的成熟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但更重要的是,《韵海镜源》的内容本身对皎然诗学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古代博物学是中国古人关于自然、人事、社会的知识基础,其知识图景包括对象、范围和表述方式的变化,体现的是社会和文化精神的变迁。宋代私撰类书中有关博物学知识的部类,在分类体系方面经过了神鬼、灾祥与博物知识从混溶到分离的过程;不同类书对五部典籍的征引分布,呈现出趋于经典化、常识化的特征;在辑录文献基础上,南宋私撰类书出现了考论博物知识的穷理精神。宋代类书博物学知识图景的演进,是宋学语境下儒家士人思考能力深化的结果,从社会知识结构视角方面,反映了南宋是“唐宋变革”真正完成的时代。  相似文献   
23.
桑永海 《社区》2010,(11):4-4
20世纪90年代初。单位里分来一个大学生,她说过一句话,惊讶得我一辈子不能忘:“都什么时代了,这么大岁数还读书?”她指的是身边那些三十来岁的同事。我想,她绝不是排斥读一切书.她一定是除了教科书、外语、计算机、养生和理财之类谋生手段的实用之书,其他书籍一概不曾读过的。而严格意义上说.读那一类书.是不能称做阅读的。就推测,她读那一类书一定是很苦痛,如坐针毡。很难感受快乐,更遑论激情。  相似文献   
24.
类书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工具书。类书作为典籍之荟萃、知识之精华 ,创体两千年来对于文献保存、知识传播和学术研究产生过重要作用。《尔雅》可视为类书的萌芽。编纂类书起始于三国曹魏 ,最早见于著录的第一部类书是三国黄初元年 (2 2 0 )的《皇览》。隋唐时期出现了大型的官修类书。宋元类书种类繁多 ,北宋初年出现了著名的“宋初四大类书”。明清时期类书走向兴盛和衰亡。清代的类书编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 ,类书的体例益精、种类、数量益巨、检索愈方便 ,是对历代类书编纂成就的总结 ,以《古今图书集成》为代表。清代中叶以后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自然科学的兴起 ,有些事物已难以用简单的事类来概括 ,类书的编修由盛转衰 ,逐渐销声匿迹 ,其间达百余年之久。  相似文献   
25.
结合《古今图书集成索引》的编纂实践从辨同与辨异两个方面对人物传记索引中同姓名人物的甄别问题作了处理方法的具体说明和理论上的初步探讨,对计算机编制索引的优势作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26.
本文结合目录学和文献学的有关知识,论述《艺文类聚》四个子目中运用的类目注释,指出了其所属的类型,详细分析了主要子目与附属子目下资料的编排情况。  相似文献   
27.
继北周武帝主持编纂的《无上秘要》之后,北宋真宗皇帝(998-1022年在位)敕令编纂的《云笈七籤》是道教史上出现的第二部大型道教类书,它与《无上秘要》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该书是《大宋天宫宝藏》的缩编,反映了北宋前期官修《道藏》的内容和基本面貌。如同作者出版的专著《〈无上秘要〉——六世纪的道教大全》,本文的目的是考定《云笈七籤》引用的道书,以便为明《道藏》经的断代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8.
在宋太宗时两度入相的李 ,史籍只注重他作为循吏为人厚道的一面却忽视了他在文献整理上的成就。他主编了《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和《文苑英华》三大部类书 ,在编纂方法上多所创新 ,为保存中国古典文献贡献巨大。尤其是他开创性地主持编纂野史笔记类书《太平广记》 ,体现了他宽广的文化视野。  相似文献   
29.
论《醉翁谈录》的性质与旨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上德 《学术研究》2001,(3):102-107
对罗烨<新编醉翁谈录>的性质与旨趣应做重新的辨析.该书不是"笔记",也不是"笔记传奇话本集";它是一部专供"小说"与"合生"艺人参考使用的、以男女风情为旨趣的故事与资料的类编.其旨趣比较复杂,编撰者既歌颂坚贞的爱情,谴责负心的行径,又流露出对"齐人之福"的向往,对花衢柳巷的依恋.  相似文献   
30.
类书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关于类书起源的各种见解 ,从类书的内容性质、形式特征和史书中的记载入手 ,论证了类书创始于《皇览》一书。从文化渊源的视野着笔 ,论述了《左传》中断章取义引用《诗经》的作法 ,以及西汉刘向《说苑》、《新序》等书对类书产生的影响。又从曹丕的家庭环境、当时社会背景及曹丕登上帝位的需要等角度 ,论证了类书创始于曹丕时代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