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0篇
社会学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71.
唐宋是类书大兴的时期。作为兼收四部的类事之书,帝王逐渐成为类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唐宋的重要官修类书,多数都有帝王部这一专门类目,但其编纂方式、收录内容、主旨思想等却有明显差别。这些差别,既体现了类书功能上的变化,又反映了编纂者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72.
73.
阮元主编的《经籍籑诂》,作为第一部籑辑训诂资料的大型工具书,其开创之功,是无庸质疑、不可否定的。该书征引资料多达334种,在广泛收录经史资料的基础上,尤能大胆突出地征引小学书、纬书、类书、金石等多方面的资料,其全面性、多样性、丰富性,以及开创性,是不可质疑的。虽在清乾嘉以后书目的征引方面不如《故训汇纂》多,但这是由时代条件所决定,不应作反历史的苛责。  相似文献   
74.
《艺文类聚》是唐高祖任命欧阳询等人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共100卷。它是现存最早也是最完整的古类书之一,对后代类书的编纂产生深远影响。文中从它的编写年代、编纂方法及意义来探讨其影响。  相似文献   
75.
陈学文 《浙江社会科学》2015,(3):137-143,160,161
明清时期(明中叶以后)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新旧社会因素交替交织在一起,学术界过去称之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今有人称之中国市场经济萌芽期,也有学者称之为早期工业化或现代化因子萌发期,简言之是一个转型社会。保存在日用类书中的乡规民约是研究明清时期社会形态的珍贵资料,必须将它梳理、考释、有选择的引用。  相似文献   
76.
类书与中国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书是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极具中国特色的一个文献种类,它植根于中国文化,与中国古代政治、文学、科举乃至日常生活都紧密相连。官修类书为历代帝王所重视是与开国修史并行的文化工程;文学类书深深的渗入到文人的文学创作中使中国文学被烙上了类书的印记;科举类书为广大读书人所喜爱成为读书人开拓视野、积累知识、参加科举的必备;日用类书则深入到民众日常生活中如老黄历一般成为民众的生活指南。  相似文献   
77.
胡野秋 《社区》2011,(2):7-7
曾经有个朋友的孩子找我推荐书,我遵命开了一列书目。也不知他看不看,反正后来不再来找。有一次我去他们家,看见孩子的床头放了一大摞书,  相似文献   
78.
明清时期社会治安的条令和乡规民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政府对社会治安发布了一系列条令,而民间集众盟议也制订了若干乡规民约,以补充政府条令的空阙。政府、民间(舍家族)多方配合,共同维护社会治安。保存在日用类书和宗谱中的乡规民约是很有价值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79.
明清时期家庭和婚姻形态已呈多样化趋势,政府从稳定社会秩序出发,颁布了有关律令条规,而民间则集众议制订了乡规民约以补充其不足,以自治自律来完善家庭和睦婚姻美满.这些乡规民约大量地保存在鲜为人所重视的日用类书中.梳理、开发、研究日用类书,为研究历史提供弥足珍贵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80.
根据多种类书资料,分析中国古代狐文化的特点,以及在此基础上狐演变为拟人化文学形象的过程;并分析狐形象在诗文与小说中有所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