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5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76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19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279篇
理论方法论   48篇
综合类   861篇
社会学   103篇
统计学   23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粮食危机的原因和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人们以为通过向大自然不断索取,就可以提高食物产量,为了消灭所有昆虫,或为了耕种,人们在土地上施用大量农药,最终使土地变成"工厂",而不再是食物生产地.农业产业化确实能够在几年内增加农作物产量,收成显著.  相似文献   
72.
王罗方 《老年人》2009,(2):54-55
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得到极大提升,农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供给能力大幅度提高。不经意间,大家的注意力几乎都从如何吃饱转到如何吃好上了。这是值得庆幸的。特别是老一辈,被“红锅子菜”吃怕了,现在生活好了,当然要享受享受。  相似文献   
73.
粮食核心区建设是国家针对全球粮食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和国家粮食战略安全问题进行的战略规划。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对于保障区域粮食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农地制度变迁和粮食核心区建设紧密相关,粮食核心区建设客观上要求进一步增强土地大范围、跨行业流转,充分盘活土地要素资源。本文分析了粮食核心区建设和农地制度安排的基本关系,并在对核心区农户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土地流转及土地制度变迁的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74.
转变粮食产业发展方式内涵主要包括转变投入产出效率、转变经济运行质量等方面,其客观必要性在于粮食需求刚性增长不可逆转、财税政策效能不断被农资价格上涨冲销等要求,其现实重要性在于比较效益低导致粮农生产积极性下降和粮食稳定增产难度加大、粮食流通业明显滞后等需要,其基本思路是通过优化生产布局引导粮食产业从自由化转变为规范化、通过推进土地流转引导粮食生产从分散化转变为规模化等取向。  相似文献   
75.
张锐 《决策与信息》2009,(10):20-23
从联合国牵头召开的大型国际性会议.到经合组织(OECD)发起的全球性经济论坛,从非洲联盟首脑会议,到金砖四国领导人首次蜂会和G8首脑蜂会,2009年缤彩纷呈的各种国际性和区域性经济大会都不约而同地将焦点对准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如此一致性关注不仅仅是粮食安全作为一个古老的命题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更严重地是其遭遇到了金融危机条件下的更加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76.
《统计与咨询》2013,(4):1-1
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日前全面启动,这标志着我国新一轮农村经济社会改革试验的大幕在黑龙江省率先拉开。黑龙江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处于重要战略地位,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将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  相似文献   
77.
清代税关粮食免税政策是清代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一个尝试,主要是为解决粮价上涨的问题。免税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临时性的免税,另一种是长期普免。但由于粮价上涨在短期内是自然灾害造成供需矛盾。长期则是粮食价格是呈上涨趋势,都是生产成本的上涨,这是免税政策所无法解决的。政府将生产环节的成本上涨由流通环节的免税来解决,最终造成了免税政策最终取消。  相似文献   
78.
清代税关粮食免税政策是清代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一个尝试,主要是为解决粮价上涨的问题.免税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临时性的免税,另一种是长期普免.但由于粮价上涨在短期内是自然灾害造成供需矛盾,长期则是粮食价格是呈上涨趋势,都是生产成本的上涨,这是免税政策所无法解决的.政府将生产环节的成本上涨由流通环节的免税来解决,最终造成了免税政策最终取消.  相似文献   
79.
仓廪实而知礼仪,粮食足则天下安。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其中粮食生产5年连续增产,连续4年超过1万亿斤,实现新突破成为一大亮点。2010年粮食总产达到10928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这为满足市场需求、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  相似文献   
80.
“大跃进运动”后全国各地出现了大饥荒。为了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辽宁省黑山县发明了“苞米食用增量法”,引起辽宁省委和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辽宁省委将其作为政治运动来抓,并多次向中共中央呈交经验报告。后经毛泽东同意,向全国各地广泛推广,从而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以“粮食烹调增量法”为主题的“做饭技术革新运动”。这场运动仅仅持续了一年多。党的八届九中全会重新提倡实事求是的精神,使轰动一时的“做饭技术革新运动”从高潮走向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