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62篇
  免费   573篇
  国内免费   266篇
管理学   3656篇
劳动科学   399篇
民族学   579篇
人才学   881篇
人口学   859篇
丛书文集   7159篇
理论方法论   1507篇
综合类   14572篇
社会学   4320篇
统计学   569篇
  2024年   157篇
  2023年   718篇
  2022年   401篇
  2021年   681篇
  2020年   650篇
  2019年   509篇
  2018年   247篇
  2017年   478篇
  2016年   559篇
  2015年   828篇
  2014年   2457篇
  2013年   2107篇
  2012年   2377篇
  2011年   2535篇
  2010年   2447篇
  2009年   2409篇
  2008年   3175篇
  2007年   2100篇
  2006年   1770篇
  2005年   1620篇
  2004年   1570篇
  2003年   1415篇
  2002年   978篇
  2001年   851篇
  2000年   634篇
  1999年   273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老年人》2008,(6):4-5
2008年5月7日,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传达学习全国老干部局长会议精神和中组发[2008]10号文件精神(即《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并研究部署了全省离退休干部工作。张春贤在会上强调,要以改革的精神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他讲了四点意见:  相似文献   
82.
铁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伟大的民族精神的结晶和生动体现。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继承、发扬铁人精神,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使其成为我们永远的不竭精神动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3.
陈心浩 《晋阳学刊》2008,(5):108-111
诗性精神和文学精神既相互区别,又互相重合。明清小说评点家在评点小说的过程中,往往借他人之酒杯,消己胸中之块垒,体现出强烈的诗性精神。但同时,他们又自觉地从小说创作规律和读者审美需求的层面上揭示出小说的本质特征,体现出积极的文学精神,并且诗性精神和文学精神达到了高度的圆融统一。  相似文献   
84.
从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2006年某高校的几起学生自杀事件,可以看出时代和社会呼唤大学生具有健康、健全、高尚的人格和心理素质。从入校两个月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现状出发,分析他们人际交往的人格因素。发现人缘儿、一般儿、嫌弃儿,在兴奋性、世故性两个基本人格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创造力、适应性两个次级人格因素也存在显著差异。要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可注重兴奋性、世故性及创造力、适应性等人格因子的培养。  相似文献   
85.
何平 《现代交际》2004,(10):22-22
五年前,我的朋友高伟在一个镇粮站上班时,恰逢粮站改制,他们从财政领工资的旱涝保收的日子结束了。上级领导将镇粮站的职工分成两拨,一拨归站长领导,一拨归高伟领导,让两拨人马分别经营两个粮店,自己做生意赚钱发工资。粮站在镇里有两个店铺,一个处在镇中心的黄金地段,一个处在  相似文献   
86.
燕子 《现代交际》2004,(8):11-12
刚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有诸多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傲,与之成鲜明对比的,是职场高手的“装”。“装”是一种策略,一种职业生活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87.
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要积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小学语文教学的良好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良好氛围包括民主平等、以学生为主体、激励求异、启发探索、积极评价等.  相似文献   
88.
我们认为,生生不已、自强有为、尚义崇公、包容存异、关怀济世等五大精神是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这五大精神是我们当今弘扬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此五大精神对于当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9.
刘杨 《中州学刊》2008,(3):192-193
神话是民族文化的源头,是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民族意识的根脉所在,它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强大的心理支撑,为民族凝聚和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强基石.中国神话具有强烈的终极意识,其中盘古开天神话思考了.宇宙起源"问题,女娲神话解答了"人类起源"问题,伏羲神话则解答了"中国哲学思想起源"的终极问题.  相似文献   
90.
画面     
12月5日,安徽省含山县陶厂镇关镇小学开展以“快乐留守.铸造坚强“为主题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留守学生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将写着心中烦恼和不愉快之事的纸片撅碎后抛向空中.换来好心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