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20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27篇
丛书文集   35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366篇
社会学   88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21.
孙芳 《城市》2011,(4):77-79
(一○九) 上午10时到达大水沟。大水沟是贺兰山中的一条沟谷,是内蒙古进入宁夏的要道之一。谷口宽约百米,两侧是陡峭的崖壁,崖壁上的长城只剩断续的不足一米的墙基土埂。  相似文献   
522.
孙芳 《城市》2010,(5):75-78
(九)昨天将近一整天艰难的山路行程,使我几乎到了筋疲力尽的地步。到达目的地梁家湾村边时,见到山乡农舍,心中立刻生起一种与孤寂、畏惧告别的欣慰。这深山坳里的小山庄,民居坐落得很分散,村里很安静,寻觅好久没见一个人。猜想,人们大概都上山忙活儿去了。正踌躇之时,见一村童赶着两只山羊走来。他带我找到了大队部一山坡上的两间破旧石头房子,没有人,门锁着。  相似文献   
523.
编者按: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  相似文献   
524.
在当代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中,设计素描已成为设计教学中不可动摇的基础课程,并且通过艺术工作者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一套初步适应我国设计教育发展状况的素描教学方法。然而,在设计素描教学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成为影响当代设计素描教学可行性的不利因素。认为,只有通过对设计素描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探讨,才有利于建立成熟的设计素描教学体系,确保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25.
江德礼是个快乐的骑行者,更是江西山水的钟情者。二十三年时间,单位换了,岗位转了,职位变了,江德礼的骑行生活却从未改变。他常在春节或假日期问,背负简单的行囊潇洒远行,断断续续在路上骑行99天,行程6699公里,尽情领略伟大祖国的山水景色,感受华夏大地的风土人情,并写下了十几万字的旅行日记,拍摄了大量的骑行照片。  相似文献   
526.
课外写生是中国山水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艺术技巧基本功训练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写生实践教学和训练,能够锻炼学生独立观察、构图、分析和创作的能力,使之理论和实践、生活和技巧、人品和画品、临摹和创作等方面都有所提高。笔者认为当前普通高等艺术院校,在中国画课外写生教学中,还存在着艺术观念不强、文化素质低、单纯追求艺术个性、忽视基本功训练等问题,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将会影响对艺术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如何发挥课外写生的有效作用,培养出高质量的现代艺术大学生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527.
孙芳 《城市》2011,(3):76-79
早餐后去文庙、钟鼓楼、雷台、古汉墓参观。武威市博物馆于老先生陪同并做讲解。 钟鼓楼是武威市的标志性建筑,楼高20米、2层,一层为砖砌墩台,二层为钟楼,雕梁画栋、飞檐翘角。  相似文献   
528.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是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察方法.思维方法和表现方法的途径,也是开启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钥匙。  相似文献   
529.
本文论述了掌握好以线造型的技法对于提高素描水平的意义。  相似文献   
530.
关于美术专业素描写生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描写生作为模仿自然的再现体转变为对绘画本身形成方式的追求,把模仿世界的意识转变为创造世界的意象,不仅是绘画发展的方向,更是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根据目前的素描写生教学提出几点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