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4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51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纪念活动是宣传活动的重要载体,是传播思想的重要阵地。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充分利用这个载体,宣传马克思主义,把它当作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式;通过纪念活动诠释马克思主义,强化其政治功能。在纪念活动中把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关注劳苦大众的生活结合起来,且根据大众的特点采取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形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12.
《公关世界》2008,(3):11-13
2007年3月,中国计量学院人文社科学院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传媒分院的老师开始了教学与合作交流的磋商,最后锁定在专业学生进行创意设计、开展两校同专业学生学习交流的活动。在活动的内容上,中国计量学院人文社科学院的老师提出,以四月份的世界读书日纪念活动为契机开展这次锻炼学生创意能力、实施公共关系策划的合作交流活动。由此,纪念“世界读书日”活动成为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3.
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是一种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为载体并存在于一定时空内的群众性的仪式化行为。所有的纪念用的文本话语和行为方式与一定的时空情境相结合,最终体现了中共纪念活动的价值和内涵。抗战时期,中共充分利用媒介宣传和组织动员等方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九一八"纪念活动。这些纪念活动成为中共揭露日寇侵略罪行和野心、批判国民党妥协投降政策、表达团结抗战的政治主张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中共通过充分发挥纪念活动的激励、教育和导向等功能,不仅凝聚和整合了抗战力量,而且扩大了自身的影响,使自己成为抗战的中心,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和中共自身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探寻抗战时期中共对"九一八"的纪念活动,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4.
今年是福州籍著名画家郑乃珧先生诞辰100周年。近日,为纪念这位大师,“画坛巨擘百年辉煌”——郑乃珧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在福州画院开幕。  相似文献   
115.
8月26日中共黄山市委党史研究室与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联合在黄河宾馆会议窒召开座谈会。来自市直50多位新四军老战士和部分史学工作者出席了座谈会。会议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老战士们个个心潮澎湃,畅所欲言。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回顾了60多年前抗日救亡、浴血奋战的战斗情景,讴歌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战争所取得的胜利。总结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给后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6.
张捷 《中华魂》2010,(7):56-62
纪念活动概况 2009年12月21日是斯大林130周年诞辰。早在4月初,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主席团就通过了一项纪念诞辰的决议,要求各级党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责成党报党刊发表纪念文章,并决定颁发纪念章。某些地方的党组织还决定采取当年为纪念列宁吸收党员的做法,为纪念斯大林吸收党员。各级组织和有关方面便着手做各种准备.并开始行动起来。  相似文献   
117.
前言          下载免费PDF全文
前言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各族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在世界上也有巨大的影响。在他诞辰100周年的时候,举行隆重的纪念...  相似文献   
1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每逢国庆佳节,尤其是逢五或逢十周年的国庆节,中国共产党都会通过发表社论与评论文章、举行游行集会与庆典大会、出版纪念图书与音像作品等形式,开展内涵丰富的国庆纪念活动。新中国历次国庆纪念活动,表述了国家建设的境遇、目标、道路和依靠力量等基本内容,为中国共产党国家建设话语建构提供了有效的资源和载体。  相似文献   
119.
儿童节的创设是近代中国慈幼事业的一大进步,反映了国民时期中国社会对儿童教育与保护意识的提升。从儿童节的历史由来、儿童节纪念办法的制定、“国难期”首次儿童节纪念活动的艰难开展及舆论动员等情形可知当时中国社会各界极为重视儿童节及儿童节纪念活动的开展,体现了近代中国儿童节创设具有倡导尊重儿童独立人格、号召社会各界协力保护儿童、推动儿童教育事业的进步等重要教育意义,儿童节创设对当代儿童节活动的开展及儿童教育也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渗透颠覆的必然要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集体记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动因、现实动机与实践动力。当前,西方话语霸权裹挟下社会思潮暗流涌动,中华民族集体记忆面临主体选择不恰、内容表达不清与传播路径不畅等现实风险。为此,需遵循“落实主体—聚焦内容—丰富载体—规范媒体”的路径,运用纪念活动强化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起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磅礴伟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