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50篇
社会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81.
本文对中国内地近五年的演唱类选秀节目中的人物元素进行了归纳及总结,对其演进轨迹进行阶段性考察.同时,从受众心理角度对真人秀人物元素的变迁成因进行了初步归纳.  相似文献   
82.
庄子“真人”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大宗师》中出现了四则有关“真人”的论述。通过《庄子》全书的比读,可知真人是庄子自身理想人格的画像,等同于“至人”。真人一旦上升到“道”的层面,又等同于“神人”。真人思想的矛盾性源自《庄子》材料来源的复杂性。作为天道哲学的真人,其思想源自《道德经》、《山海经》等典籍;作为生命哲学的真人,源自《黄帝内经》、《周易》等。由后者形成一种“葆真”的生命哲学观,产生了积极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3.
真人图书馆是近年来国内外图书馆界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服务理念与服务方式,是读者获取知识和见闻的又一途径,其特色是以人为书、在"书"与读者的对话中实现阅读,是对图书馆传统服务的完善和补充。本文介绍了真人图书馆的特点,论述了高校开展真人图书服务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局限性,提出了高校开展真人图书馆活动的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84.
日本文豪真人元开公元 779年撰写的《东征传》 ,不仅对研究唐代高僧鉴真大师的生平事迹、中日文化交流史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而且对于唐史研究也同样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文章从唐史研究的诸多方面具体地分析了《东征传》的价值 ,同时也客观地指出了使用《东征传》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5.
庄子"真人"思想包含"天道"与"人道"两个层面。"人道"层面的"真人"等同于"至人"。真人一旦上升到"天道"的层面,又等同于"神人"。真人思想中所包含的"天道"与"人道"的矛盾性源自《庄子》材料来源的复杂性。作为天道哲学的真人,其思想源自《道德经》、《山海经》等典籍;作为生命哲学的真人,源自《黄帝内经》、《周易》等。由后者形成一种"葆真"的生命哲学观,对后世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阅读与作文》2009,(12):F0004-F0004
建校十几年来。云盘小学少先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曾被光荣地评为“江苏省少先队红旗大队”、“苏州市红领巾示范学校”。学校大队部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对少年儿童提出的“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抓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队员们在活动中丰富了知识,增长了才干,陶冶着情操,收获着快乐。  相似文献   
87.
以《庄子·大宗师》为文本,阐述了庄子生死之辩的哲学精神和文化意义。王夫之曾认为庄子主旨在于详于言死而略于言生,但其实庄子虽然侧重于甚至执著谈死,但并不是鼓励人去死,而是为了更好地生而注重对死的感悟和探索,并以此来获得一种完全自然的自由精神,达到对生死的彻底超越与解脱。  相似文献   
88.
明朝中晚时期出现了一股追求"真人"的热潮,包括李贽在内的尚真派文士对"真人"情有独钟,评价甚高,是他们做人的最高理想和道德境界。联系当前的道德教育要想走出传统的模式,走出目前所面临的种种困惑和误区,就有必要对道德教育中形而上的层面作出必要的反思和转变。笔者认为当前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以"真人"教育为基础和重点,以完善和发展道德人格为目标,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9.
那天下午,一场寸落下来,天气便骤然变冷了。晚上,我俩到电影院看《变形金刚真人版》,看完后回家,已近午夜,街上车辆稀少,少了白天的喧哗,多了寂静的抚慰,和我们一样刚看完电影散场的一对对情侣,从我们面前经过,又分别钻进了路边的绿化树丛中。马路两边,一丛丛的七里香、扶桑花、紫荆树形成了树墙,遮掩了行人的目光,温凉的夜风中荡漾着暖昧的气息。  相似文献   
90.
李文才 《江汉论坛》2024,(1):89-102
《代歌》作为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口传文学作品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包含一些鲜卑族早期历史情况的信息,因而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史诗的性质,但是不应该片面夸大其所具有的史料价值。田余庆《〈代歌〉、〈代记〉和北魏国史——国史之狱的史学史考察》一文围绕“代歌内容实际上应该就是拓跋史诗”这一核心观点进行的各种论证,不仅存在预设观点、“以论代史”的突出问题,而且论证也存在科学性问题,诸如“代歌的正式名称是真人代歌”“燕魏之际鲜卑歌”、代歌与“北歌”的关系、对“真人”含义的诠释、“邓渊定律吕,协音乐”的真实意涵、歌谣的作用甚过文字等问题,皆存在严重误读,从而无法准确认识《代歌》的性质。《代歌》作为《真人代歌》的简称,在古代文献亦记述为《真人歌》《国语真歌》,《代歌》作为北魏掖庭、郊庙宴飨等场合演唱的鲜卑族歌曲,实际上是包含有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各地的拓跋氏、慕容氏等鲜卑各支族音乐在内的一种“泛鲜卑音乐”。《代歌》具有鲜卑国家“史诗”的特性,它所歌颂的对象并不限于拓跋鲜卑,也包含了慕容鲜卑、吐谷浑等鲜卑诸族的开基、兴废事迹,透露出北魏统治者把鲜卑诸族视为同一民族的感情和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