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8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03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49篇
人才学   50篇
丛书文集   516篇
理论方法论   97篇
综合类   874篇
社会学   214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惠林 《社区》2013,(14):56-57
在北京香山脚下.有一座四海孔子书院。前段时间有机会在那里参加了一个读书会,会上很荣幸地聆听了钱逊老先生的演讲——如何读《论语》。钱逊老先生是清华大学教授,对《论语》有很深的造诣,家学渊源深厚.父亲为国学大师钱穆。  相似文献   
62.
侯春林 《民族论坛》2013,(7X):97-100
"春秋笔法"是孔子编修鲁史《春秋》的手法,以"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纡,惩恶而劝善"为基本内涵,又称"春秋五例",为后世史家继承。作为中国古代史家记述历史的主要手法之一,"春秋笔法"又具有超越一家史学的重要意义。《旧约》历史书是希伯来圣经史学性质的集中体现,在叙事艺术和文化内涵两方面都与"春秋笔法"遥相呼应。用儒家经学之"春秋笔法"来解读圣经《旧约》历史书,是一种理论创新,二者的对话具有比较经学、叙事学以及阐释学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3.
“和谐”是大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羡林 《领导文萃》2009,(9):126-130
美国总统罗斯福问太虚大师如何实现和平,太虚大师回答:“慈悲无我。”“我”是纷争的根源,和平必须实现“无我”。“无我”才能无私,无私才能大公,大公才能实现和平。  相似文献   
64.
任何社会,都需要进行语言地位规划,确定社会通行语与通行文字.语言地位规划一般是由政府领导的,但是,中国古代语言地位规划的实现具有多元性特点:只有在改朝换代或统治民族发生变换的时期,政府在语言规划中的地位才会凸显出来;常规时期的语言地位规划,往往不是通过政府的语言文字政策直接实现的,而是通过政府对经学的提倡间接实现的.经学的提倡实现了社会书面语的规划,同时也确立了社会通行文字的规范标准.  相似文献   
65.
国粹与国学——评章太炎的学术思想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桃坊 《云梦学刊》2009,30(1):14-20
中国近世的革命家和学者章太炎是国粹学派的重要人物,又是第一位具有重大影响的国学大师。他是从固有的学术观念来保存国粹,提倡国学的。他以为国学的内容即是儒术和读经,治国学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小学而研究经学。他所理解的经学是中国学术史上的古文经学派的经学,其治学目的和途径是遵循古文经学派的道路。由于受国粹派保守思想的影响和古文经学派门户之见的局限,章太炎在有关国学论著里表现出复古的倾向.他不是以求真的态度来对待新资料和新学科的,由于好奇和恶新使其治国学的道路陷于困境与歧途,为我们现在研究国学留下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66.
漓江胜境图     
《现代交际》2013,(10):F0004-F0004
李可染(1907—1989),杰出的现代中国画家、国画大师、诗人。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代表作有《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  相似文献   
67.
《民族论坛》2006,(2):65-65
花垣县因文学大师洗从文的《边城》而闻名中外,因共和国总理朱熔基少年曾求学于此而举世瞩目,更因这几年县域经济迅猛发展而被经济学家称为“迅跑的经济巨人”2005年12月22日,中共花垣县委、县政府召开县委民族工作会议暨第四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会议决定,投资2000万元修建民族大厦,拨款20万元建立民族工作基金,同时,出台了一系列富民强县的决议。会议对县公安局、龙翠梅等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打造全国民族强县——花垣县民族工作会暨第四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纪实  相似文献   
68.
清代的“乾嘉学派”似乎已经暗示了经学现代化的某种可能,然而其以“小学考据”替换“经学诠释”甚至发展为“语典之学”,却无形中对经学本身造成了冲击。而“古史辨派”则以其所标榜的“疑古”精神,意图明确地想要推翻传统经学的根基。但是,在“后批判”时代的今天,利科有关“第二朴真”的命题却为我们重拾经学信仰提供了某种新的契机。此外,西方的现代诠释学,也为“经学”向“后经学”的转变准备了必要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69.
中国经典诠释学的构建是面向21世纪的中西哲学走向对话与融通的具体路径之一,如何理解现代文化中的经典现象与古典意义上的“经”及其学术,是进入中西差异、古今交错之复杂的经典观念丛林的第一道门。文章以儒家经典诠释的相关线索为例证,探讨了经典的流传性及其作为活的思想源泉的本质特征,对经典的意义如何实现扩展以及典范转移的问题、经典所具有的恒常性与时代转换问题等,均做了一定的分析,并对传统经学与现代诠释学的结合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0.
刘知几史学思想和理论主要反映于《史通》中。《史通》包括众多关于《国语》的论述。刘知几对《国语》的接受和研究构成了《国语》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刘知几对《国语》的作者、《国语》和《左传》的关系、《国语》对《史记》的影响、《国语》作为国别体的典范之作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翔实明晰的阐述。刘知几认为《国语》作者是左丘明,产生于左氏解经的需要。他已开始将《国语》从汉儒经学传播体系中摆脱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