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35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2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11篇
理论方法论   40篇
综合类   586篇
社会学   46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市场经济、诚信政府与经济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和生命 ,也是构建法治国家的精神基石。中国在诚信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的诚信缺失问题 ,因此 ,发展诚信经济 ,建设诚信制度 ,既需要市场自身的规制 ,更需要诚信政府的建立与规范。要解决这些问题 ,在发挥法律调整机制方面 ,就必须大力推进以社会责任为本位的经济法建设。  相似文献   
92.
经济法的价值理念是经济法最终所追求的目标,是经济法学基本范畴最本质、最深层的东西。经济法价值是法律价值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包含了法的一般价值目标。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有着其特有的价值取向。而在经济法诸多并存的价值目标中,体现了一个核心的、主导的价值理念,即社会整体效益。效益是经济法价值取向的基石;整体性是经济法效益价值的本质特征。社会整体调节机制是实现社会整体效益的保证。  相似文献   
93.
经济法的定位与中国经济法的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 ,经济自由主义强调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其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有一个产生、演变与发展的过程。经济自由主义理念下经济法的定位主要体现为 :经济法存在的的宪政基础———有限政府原则 ;经济法产生的可能性———政府干预对经济自由的意义 ;经济法作用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市场失灵的存在与政府干预的界限 ;经济法相关制度设计的逻辑起点———公共选择理论的一元行为假定。中国经济法应该以实现效率与平等之间的平衡、约束市场与约束政府之间的平衡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94.
经济法基本权利范畴论纲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本文论证经济法的基本权利范畴.引言首先提出问题,设计研究计划.本论分别探讨国民经济领域中的发展权、分配权、安全权的背景与基础,含义和特征,主体、内容和客体,实施和实现.结语概括本项研究的结论,即以发展权为核心,将三种权利合为一体.意在为经济法建立相互协调的权利体系,并使经济法学形成以三种权利为基础的范畴群.这样,有助于确立作为新兴法律部门的经济法的现实基础,也有助于建立作为新兴法学学科的经济法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5.
论经济法价值的新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法的产生 ,昭示着在经济法调整的领域中 ,传统法律价值发生变化 ,新的价值形成并具有特殊性。经济法的价值是经济法所构筑的法律秩序的目标及其在实现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经济法价值定位于“效益———公正”的价值目标是必然的选择。社会总体公正与社会整体效益相得益彰 ,确保政府干预经济建立在法律的秩序范围内  相似文献   
96.
朱文丽 《理论界》2004,(2):16-16
在《邓小平文选》中有许多关于法制方面的论述。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的法制思想,形成了适应我国新时期需要的全面、系统的法制思想,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学宝库。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的法制思想,对于开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邓小平同志法制思想的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主要方面:一、抓紧立法,违法的就要取缔,稳定国家政治局面邓小平同志在《我国方针政策的两个基本点》中强调:“中国要发展起来,要实现四化,政治局面不稳定,没有纪律,没有秩序,什么事情都搞…  相似文献   
97.
经济法价值生成的基础 ,存在于经济法产生的必然性和走向成熟的发展中。经济法基于市场经济的需要而产生 ,其直接动因是矫正市场失灵。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 ,经济法积极地调整着自我功能 ,其价值日趋完善。社会本位和利益最大化 ,是经济法最高价值追求 ,也是经济法价值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98.
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的国情和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能源浪费严重的现状,决定我们必须从科学发展观出发,积极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经济循环发展.由此就需要我们构筑并不断完善一个能够促进、保障节约型社会形成与存续的法律制度,加强与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关的立法工作,尤其是要构筑与完善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资源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经济法律体系,以及修订与完善旨在保障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财政法、税收法、金融法、价格法等宏观调控法中的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9.
论经济法价值和中心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一样,也有不同层次的各种价值,因此我们也会面对一个价值排序的问题。本文从经济法的四个价值:秩序、效率、公平、正义来分析经济法价值的中心环节“效率、公平”的内容和协调效率与公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
历史上藏族社会的经济法律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藏族社会经济法律的内容十分丰富。从习惯法的角度看 ,主要包括自然与生态保护习惯法和经济责任习惯法 ;藏区成文法的视野展现的是吐蕃时期的农牧管理法、度量衡法、赋税差役法和元明清时期藏族地方政权的《十五法》、《十六法》、《十三法》中的经济法律规范 ;元明清三代中央政权在藏区的经济立法涉及到了籍户法、置驿法、茶马互市法、赋税法、差役法、货币法以及限制对外贸易的法律。这些多元化和多层次性特点民族法律文化包涵着巨大的法理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