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41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5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12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3 毫秒
81.
袁恩桢  高莺 《领导文萃》2012,(16):81-85
"浦东开发开放"这张"中国王牌"是怎么打出来的?十个第一和五个倒数第一1980年10月3日,《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十个第一和五个倒数第一说明了什么——关于上海发展方向的探讨》,引起轩然大波,作者一针见血地道出了上海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滞后的困窘和症结所在。当时的上海,看上去是  相似文献   
82.
2008年11月19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深圳召开全省经济特区工作会强调,广东经济特区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保持"特"的品格、"特"的地位、"特"的面貌,以特别之为谋特别之位,努力把经济特区建设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示范  相似文献   
83.
田林 《日本研究》2014,(3):51-55
日本国家战略特区从简单提出一个构想,到经过大量研究论证之后由国会通过一个法案,整个过程体现出日本政府积极推动行政规制改革的态度和按部就班遵循法治的精神,可以作为一个很好地例子说明日本是如何处理立法与改革的关系。通过对日本国家战略特区立法过程的比较研究,本文重点思考中国在处理类似问题时应当如何坚持和实现"让改革于法有据",并提出进一步转变观念,充分重视立法程序的功能和发挥人大立法在促进依法治国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4.
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创立与发展的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帮助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冲破了旧传统观念的束缚,纠正了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主义,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大解放。同时,在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指导下,中国不但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闯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且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形成了梯进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另外,邓小平经济特区思想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一国两制”理论,使中国成功地从经济特区向“政治特区”探索,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85.
中国经济特区不论产业发展还是结构演进路径及结果,均呈现出超常规特征,即传统农业快速萎缩,工业化进程超乎寻常,产业发展支撑要素与众不同.以深圳为代表的中国经济特区,是从计划体制到市场经济制度转变过程中的一个制度试验区域,其根本的独特性在于产业发展过程中拥有领先于内地实施市场经济体制的占先优势,其存在的依据是中国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性差别和对整体实施市场经济制度的风险性认识.制度转制产生的制度替代效应是深圳产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6.
喀什:撬动新疆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说起新疆的喀什,大家一般的印象就是遥远而神秘。2010年5月中央召开了新疆工作座谈会,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并设立喀什和霍尔果斯两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同志曾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由此可以推断,新疆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对喀什、新疆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战略格局将带来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国际旅游岛建设是在中国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海南结合自身经济特区优势,找到的海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是为海南未来的发展破题,是海南在新的形势背景下区域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建设目标是使海南旅游业全面与国际接轨,把海南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热带海岛度假休闲胜地。  相似文献   
88.
孙久文  叶振宇 《城市》2007,(11):24-28
党中央、国务院立足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着眼于区域发展战略.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这标志着天津滨海新区正式被列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成为继经济特区、浦东新区之后的国家级改革试点区.因此,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将在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89.
本文从经济特区历史使命角度论述了特区该不该“特”的问题,认为“特殊政策”与“特权”不是相同的概念,“公平”是具体而不是抽象的,深圳特区是全国性的而不是地方性的。最后就如何进行理论思维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90.
刘力  林志玲 《城市》2008,(2):8-12
继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之后.重庆与成都两市成为第三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此期间.深圳也以经济特区的身份自觉归位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列.还有更多城市或区域在为成为下一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而积极筹划。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何有如此魅力以至吸引众多城市乃至经济特区争相角逐?现阶段在我国需要具备何种条件才能成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今后又将以何种方式推进与扩展试点范围?这些都是时下学界与政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