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98篇
  免费   1237篇
  国内免费   623篇
管理学   7629篇
劳动科学   320篇
民族学   766篇
人才学   1329篇
人口学   244篇
丛书文集   14080篇
理论方法论   2538篇
综合类   24917篇
社会学   4141篇
统计学   1394篇
  2024年   229篇
  2023年   1040篇
  2022年   653篇
  2021年   1206篇
  2020年   1146篇
  2019年   1363篇
  2018年   662篇
  2017年   1008篇
  2016年   1237篇
  2015年   1934篇
  2014年   3513篇
  2013年   3208篇
  2012年   3674篇
  2011年   3952篇
  2010年   3631篇
  2009年   4125篇
  2008年   5074篇
  2007年   3850篇
  2006年   3308篇
  2005年   2376篇
  2004年   1910篇
  2003年   1887篇
  2002年   1834篇
  2001年   1688篇
  2000年   1078篇
  1999年   483篇
  1998年   328篇
  1997年   228篇
  1996年   186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唐华 《办公室业务》2012,(15):119+124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社会科技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图书馆的利用率也在不断的加大,但是利用的方式有所改变,从单一的对书本到现在的网络化。都是每个地区图书馆不断努力的目标,但是受经济情况的影响,许多地区的网络化建设还应该加强。  相似文献   
992.
周小任 《经营管理者》2012,(6X):328-328
政府总是处在一种监督-被监督关系之中,而作为公民参与方式之一的舆论监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取得了一种网络特性。网络舆论监督有其优势,但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弊端。而如何更好的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权力法律关系以及道德价值问题。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两个网络舆论监督案例的分析,得出一些关于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现状及问题的认识,并简要的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9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正以超乎人们想像的速度影响着我国的法制建设。网络论坛的出现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带来了更多的方便,与此同时,网络论坛侵权现象也应运而生。本文通过介绍网络论坛的概念特点以及现状,进而提出了对网络论坛进行法律规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94.
近年来,"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在我国似乎形成一种所谓"涟漪效应",其产生的深层根源在于社会分配的不公平及与之相联系的群体异质不公平感的普遍存在;其次也与利益表达机制的不畅通有关。在其产生的过程中,事件触发与演化的关联性往往是通过驱动机制、认同机制、社会比较与自我展示机制和说服争辩机制交互作用表现出来的。在信息时代,"无直接利益冲突"的这些相关发生机制往往与网络极化效应直接相关,即"无直接利益冲突"极易导致网络极化效应的产生,而网络极化效应也促使了"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扩散。而这种双向互动的过程,正是"无直接利益冲突"网络发生机制的作用过程。由此,应给予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995.
情绪是情感的基础与具体表现,情感能量的深度决定了社会情绪表达的强度。以情绪与情感的相互关系为依据而建构的社会情绪"扩音"机制模型认为,社会互动是情感能量持续强化与社会情绪爆发的驱动力,事件、媒介、个人(或群体)、时空是情感能量传递与聚集的基本条件要素,信息污染和期望是情感能量转化与社会情绪爆发的扩涨机制。以"红黄蓝虐童事件"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在舆情形成的情感积聚、情绪爆发和情绪"扩音"三个阶段中,情感能量、网络互动、信息污染和个体期望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社会情绪持续发展、强化、扩大,最终导致舆论生态的撕裂和失控态势。  相似文献   
996.
997.
《社科纵横》2016,(7):33-3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时代命题,属文化范畴。图书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文化二重性,既作为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元素实行着社会教育等功能,也对文化进行着能动性建构。本文从文化视角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路径与图书馆的文化性相结合,从优秀传统文化、公民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和信息来源等方面阐述了图书馆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8.
孙国栋 《职业》2012,(6):89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渗透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对各门学科的学习有积极的作用。要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必须重视德育教育。而体育教学是一个包括身体、智力、思想、情感、态度等在内的全面教育。  相似文献   
999.
《大庆社会科学》2012,(6):154-154
孙要良撰文认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念的一次重大历史性转变而不是一种应急措施和权宜之计,它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也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000.
陈竹影 《人才瞭望》2016,(12):33-35
在高校学生中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其内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助体育活动的优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