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78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35篇
人才学   35篇
丛书文集   271篇
理论方法论   51篇
综合类   729篇
社会学   10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潘雁飞 《兰州学刊》2005,(5):272-274
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人离不开美育,审美情趣与审美想象的培养成功与否,最能看出一个人是否真正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在古典文艺教育中遵循美育规律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想象便是最切实际最有效的素质教育之一.  相似文献   
102.
杨用成 《中州学刊》2005,(4):253-255
高校历史美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但至今仍被人忽视的领域,它主要包括欣赏历史文物的艺术美、学习优秀人物的人格美、感受历史遗迹的综合美等内容.拓展高校历史审美教育,以美育来激活高校历史教学,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品格修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而且更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全面开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03.
陈国雄 《云梦学刊》2002,23(6):57-59
生态美学是人类迈向生态文明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美学。生态美育在古代有其原始形态,现代意义上的生态美育是在浪漫美学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作为一种特殊的美育的形态,它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4.
赵研 《理论界》2005,(7):130-131
素质教育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来,党和国家反复强调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性,并且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国民素质的提高”的轨道上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提高国民素质就必须全面地推行素质教育。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美育在素质教育中有重要地位与作用。因此,本文就美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5.
许冬玲 《云梦学刊》2004,25(1):86-88
美育是一门人类自身美化的科学,具有情感性、形象性、愉悦性、人文性、渗透性的特点。因此,德育中把美育提到应有的高度,根据美育的特点寓德育于美育之中,可以使德育作用深入心灵、德育方法具体生动、德育过程轻松活泼、德育内容更加深化、德育效果深刻持久。  相似文献   
106.
从语言入手进行语文美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学为审美教育的广阔天地。语文美育属于交叉学科,其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任何美质都是通过语言得以传达和表现的,任何审美能力都是借助语言的感知、理解培养起来的,应从语言入手进行语文美育。要从文字的形象美、语音的音乐美、词语的丰富美、句式的变化美和语言的总体风格美五个方面进行。当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从课文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要求语文教师融会贯通,深入浅出。  相似文献   
107.
美育作为构成蔡元培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蔡元培倡导完全人格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但这还只是为美育出场的合法性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可能性。中西融会的美学观才是蔡元培美育思想最终形成的理论基石。美育正是通过这种美学观实现了自身的合法化,获得了内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而成为蔡元培建构其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08.
面向21世纪的学校美育课程应是一组课群,而不是一门课程.这些课群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从小学至大学).它既包括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又包括学校第二课堂;它既包括活动类课程、赏析类课程,又包括理论类课程和渗透类课程;它的内容既涉及到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类型的人类艺术经典作品,涉及到青少年的艺术能力培养,又涉及到美学、美育、艺术史、艺术批评、审美文化等基本知识.小学阶段美育课群的目标设置为感性教育(敏锐感知,激发情感与想象);中学阶段美育课群的目标设置为趣味教育(在审美赏析中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大学阶段美育课群的目标设置为人格教育(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塑造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109.
祁海文 《阴山学刊》2002,15(2):37-41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礼乐教化观念 ,并从内在心性修养方面发展了孔子的美育思想。孟子美育思想以“性善”论为基础 ,以“德教”为中心 ,特别重视内在道德情感的自觉培养 ,并与“性善”论和“仁政”学说相联系对礼乐的审美教化作用进行了比较深刻的论述。孟子的“引《诗》论教”和“说诗论教”发展了孔子的“诗以义为用”的“诗教”倾向 ,具有明显的义理阐说意味。  相似文献   
110.
蔡元培倾心美学,并积极投身美育实践,其理论建树和实践探索具有当代性。这种当代性突出表现在他运用当代思维范式,创造性地借用西方美学思想,对传统资源进行深入发掘,提倡一种当代形态的美学;同时立基于现代社会生活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开展了建设性的美育实践。本文重点探讨了蔡元培美学选择和美育实践的当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