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1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116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75篇
人才学   3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971篇
理论方法论   123篇
综合类   1830篇
社会学   106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205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长恨歌传》是唐代传奇中名篇之一。自古以来就被认定是陈鸿作品,人们对此也坚信不疑,但事实上疑点颇多。本文从《长恨歌传》版本流传、歌”与“传”的关系、陈鸿其人及其作品内容等方面进行考察与质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断想:《长恨歌传》的作者当为演唱《长恨歌》的歌女。  相似文献   
992.
王安石与老子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安石在天道观上,继承了老子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但把老子“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思维模式发展成为宇宙本体论的思维模式;在天人关系上,继承了老子的合理思想,主张人应效法天道的自然无为,反对统治者的任意妄为,同时也对老子消极无为的观点进行了分析和批判;在辨证思维领域,继承了老子天道运行不已的观念,并用“耦”、“对”概念来概括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对辩证法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3.
郑杰文 《文史哲》2006,(1):59-65
《墨子》引《诗》与“汉代四家诗”各本相应篇章对校,有40%左右的语句差别、10%以上的字词差别,另外还有名称、章次、句次差别等,这说明在《墨子》成书与流传的战国时期,《诗三百》有多种版本在流传。墨家引《诗》,遵循着“以《诗》为史”和“以《诗》为训”的《诗》学观念,论《诗》时没有“以《诗》为教”的《诗》学观念;这与儒家解《诗》论《诗》时所奉行的“以《诗》为教”的《诗》学观念不同。由此可以看出,与儒家《诗》学观属于孔子开创的“诗教《诗》学系统”不同,墨家引《诗》解《诗》论《诗》所展现出的《诗》学观,应属于传统的“历史《诗》学系统”。  相似文献   
994.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是一种精致的哲学,但其基本的致思方式并没能够脱离商周宗教文化的影响,而由此带来的<老子>思想本身所具有的宗教性因素,同样不容忽视.正因此,<老子>成为道教经典,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95.
萧红的小说文本表现了两性关系/性别意识与民族国家文化历史的双重主题.在民族国家文学之外,女性文本的多元特质在她的文本书写中进一步得到延续,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遗产开拓出富有符号性意义的女体空间和女性乡土想象书写.在萧红的<呼兰河传>中,萧红大量地书写了女体空间所可能载的各种符号形态,特别是有关跳大神的仪式化女体现象.萧红笔下女性所构成的女体符号空间,其根基建立在民间文化的基础之上.与乡土想象有密切的关系.事实上,萧红对女体的想象书写和乡土的文化空间建构是双线并行的,缺一不可.此种女体/乡土叙述突显出历史文化交织的符号空间,乡土的象征功能是女性作家藉以窥探女性内宇及社会文化系和人生命运不可或缺的书写策略.在萧红的<生死场>中,女体的符号化和乡土的女体化,让萧红笔下的农乡女性归属于此以富有女性意识的土地,也让乡土同样归属于这些生活其上的女性团体.此种乡土经验有别于传统父权/男性视下的乡土经验.  相似文献   
996.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鲁迅无疑是旧家庭的叛逆者。他渴望着理想与光明,但由于来自旧的营垒,又难以摆脱旧的文化传统与伦理感情的联系。他既背叛了旧的传统,又不属于新的时代。他"在"而不"属于"两个时代,成了无家可归的孤魂。在现代作家中,他的思想性格最为丰富复杂、精神心理最为痛苦和孤独。鲁迅笔下叙述者"我"作为叛逆知识分子与作者本人在精神性格上构成了一种异形同构的关系,叛逆知识分子的反叛与妥协、决绝与眷念、绝望与抗争的思想和心理矛盾无疑是鲁迅的精神自叙传。  相似文献   
997.
船山思想是否具有启蒙的性质以及船山是否为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问题,这是牵涉到对船山思想的总评价的大问题,我没有作过深入的研究,现在仅据个人浏览所及,就有关的两个方面谈一点粗浅的想法.首先,什么叫做启蒙思想?具备什么样的思想才叫做启蒙思想家?这在欧洲哲学史上本是没有问题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也有过明确的论述。但是,我国封建时期的思想传统同欧洲中世纪是有区别的,经济情况和政治制度也有所不同,因而尽管双方在历’史将要跨入近代或开始跨入近代的时候都有一个启蒙的任务,其基本的性质也相同,即都是使人们从封建主义的蒙昧下解放出来,但表现形式却有区别。在欧洲。  相似文献   
998.
和生理念原是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老子阴阳冲和规律是对万物“生”的本质的揭示。在阴阳冲和规律中,冲和是基点,同样在对立统一规律中,统一是基点。正是立足于这个基点,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基本原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必将更强劲地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对人类文明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999.
人们通常因《老子》第三十八章的内容,将老子视作反礼的代表人物。但是,礼有形式与内容(即礼之文与礼之质)两个层次。从《老子》文本看,老子所反对的是礼的形式,而不是礼的内容。他重视“质真若渝”的礼之质,拒斥生活中的种种装饰、种种疯狂。他对“因名而知止”的交往理性的强调,对“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礼学精神的阐发,都表明了他的思想与礼学之间有着深刻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00.
赵元 《天府新论》2004,(Z2):11-12
《老子》人生哲学中的自然无为有着深刻而丰富的内涵.自然,是生命的初始状态,是心灵的纯朴本性,是心性因性而行的运行方式;无为,是没有做什么和不要做什么的心态;自然无为,是纯真、自由、平淡的心灵写照,它在人生哲学养心之道中要求回归生命本真,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和理想人格的最高目标,因而有利于净化和美化人类的心灵,提升人类的精神品质及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