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6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5篇
丛书文集   552篇
理论方法论   49篇
综合类   880篇
社会学   60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老子道论的现代分疏与解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老子的道论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其内在结构包括立道、遵道和修道三个层次。道概念分别有本原义、本体义、规律义、原则义、方法义和境界义,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老子道论虽受历史条件限制,但至令仍是现代哲学与现代人的十分重要的智慧资源。  相似文献   
102.
道的矛盾     
以《老子》为代表的早期道家的“道”,不仅具有多义性、博喻性和模糊性,还内在着深刻的矛盾,例如不可言说却又不得不言说,无所独在而又无所不在,必须达成最高抽象却又没有完全脱离具象(或原型意象);其中包含着忽然“物质”忽然“规律”,忽然“超越”忽然“粘著”等不可调和的龃龉。这是初始时期诗性哲学的特有景观,值得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03.
传统至今,学术界的主流观点都用"无为而治"或"无为"、"有为"等哲学思想解释西汉初期的"黄老之治",并用"曹随"、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尊儒"的建议等作为"黄老之治"的起点和结束,笔者认为欠妥."黄老之治"要分"黄帝之治"和"老子之治",要从政治思想上看问题,黄帝的政治思想是"法治",老子的政治思想是"德治",在"黄老之治"时期,二者是交替为主的."曹随"只是"老子之治"的起点,"黄老之治"的起点是"黄帝之治",即"萧规"时期;"黄帝之治"早于"老子之治"退出历史舞台,是"黄老"内部思想斗争的结果;"老子之治"后退出历史舞台,是汉武帝采纳王臧的建议"绌抑黄老尊崇儒学"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4.
张朋 《社会科学》2003,(3):88-93
对于孔子思想中“仁”的地位及其具体含义 ,学界长期存在争议。文章认为 :究其实 ,老子对孔子思想的影响是相当深刻的 :将老子之“道”与孔子之“道”作一下比较分析 ,就可以得到孔子思想的总体架构 ,并发现“道”是其终极关怀。由此我们可以在“道”的统摄下对“仁”进行深入一步的阐释。  相似文献   
105.
<老子>哲学对于填充中国古代哲学的本体论、弥补儒家疏于本体建构的缺陷功不可没.<庄子>的齐物论开辟了平等的思维路径,成为近代哲学家消弥差等、提倡平等的理论渊薮.<老子>、<庄子>的哲学思想,固然同属于先秦道家,依然有着理论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6.
道家思想是一个概念十分丰富的思想体系,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都有许多深入准确的洞察.其中,先秦时期道家心理保健思想就异常丰富.文章把《老子》《庄子》中的心理保健思想做一概括性的整理,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三个方面为中心展开,探讨其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7.
道家思想是一个概念十分丰富的思想体系,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都有许多深入准确的洞察。其中,先秦时期道家心理保健思想就异常丰富。文章把《老子》《庄子》中的心理保健思想做一概括性的整理,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三个方面为中心展开,探讨其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8.
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现代性和世界意义,逐渐被人们认识,它对现代科学的影响,日益广泛而深远,在此背景下,对老子辩证法思想进行现代诠释是很有必要的.老子辩证法思想主要包含运动变化的思想、矛盾普遍存在及矛盾转化的思想.老子辩证法思想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它对道的阐述中.研究老子辩证法思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9.
老子》中的大"道"思想是在水神思维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石器时代的漩涡纹源于水,近于水,而又不完全等同于自然中的水,有很多神话的成分在里面,同样也有许多理性思维的成分蕴藏其中。《老子》有可能从理性的、现实的一面对神涡文化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总结和发挥。《老子》中最深奥难懂的那些内容也许只是对古代涡神文化进行了理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0.
赵行良 《船山学刊》2004,(1):93-95,126
“道”是老子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历代学者都研究过这一问题。我认为“道”不是一个名词 ,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它是指由“无”向“有”转化的过程 ,是“无”和“有”的统一 ,类似于海德格尔的“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