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2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30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淮南子>一书"极"、"栋"、"柱"三字存在相互"代用"的情况;结合同书相关神话、该句语法、古注来考察,"四极废"之"极"字原本是"柱"之代用字,该句当释为"(擎天的)四根柱子倒了".  相似文献   
42.
我国的民本思想早在商周时代就已经产生,先秦诸子对民本思想作了进一步诠释.张九龄民本思想受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又与他自身的经历密切相关."耕桑为本"是他民本思想的核心,"吏治为先"是他民本思想的显著特点和重要前提.他的民本思想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对当前历史条件下我国农村改革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3.
本文首先讨论了剪力墙设计概述,接着分析了墙体最小厚度及配筋量啦的加固和剪力墙的加固隗凝土的养护,最后研究了大底盘结构中高层建筑部分的嵌固部位和剪力墙的延性破坏。因此本文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4.
建立了抽油杆柱横向振动规律分析的纵横弯曲梁动力学模型、振动微分方程数值算法。以抽油杆柱横向振动规律与最大挠度计算结果为基础,建立了扶正器配置间距设计的新方法。静力学模型以下冲程最小轴向力做为杆柱最大挠度的计算依据,而动力学模型考虑了上下冲程轴向力变化历程对杆柱弯曲变形与最大挠度的影响。计算表明,动力学模型扶正器配置间距的计算结果大于静力学模型,可以有效地降低扶正器配置数目,对于降低防偏磨成本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5.
宁夏贺兰山西夏时期的"塔图形"岩画,与青藏高原岩画显示出明确的一体性,反映出党项人也曾是青藏岩画的创造群体之一。西藏岩画中也有大量丰富的塔图形岩画,它们体现了高原古老的苯教重祭祀、祭坛的文化特色。西藏岩画揭示了苯教不仅拥有祭坛塔的传统,而且在吐蕃王朝兴起之前,已经形成苯教塔祭坛的建筑特色。苯教塔祭坛的形成过程中,可能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但这些影响早于吐蕃王朝时期,是藏西地区受到周边佛教国家文化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46.
正《东岳论丛》杂志是由山东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37-1062/C,最近,有人假冒《东岳论丛》编辑部名义约稿并收取费用,严重损害了《东  相似文献   
47.
高凝然 《决策》2014,(6):84-85
如何有效地纠正员工的错误是所有优秀管理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对于越来越多极具个性的80后、90后员工,如果批评太过严厉,他们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如果批评太过含蓄,他们又很难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为此不少管理者头疼不已。  相似文献   
48.
国内许多油田深部地层的径向超高压,导致套管大量被挤毁变形,严重影响了油气的正常生产,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根据弹性力学中的厚壁简理论和机械优化设计理论,提出了组合套管的优化设计方法。用该方法设计的组合套管,可有效地防止深部软岩地层的径向超高压所引起的套管变形或挤毁。  相似文献   
49.
本文通过总结柱式在古罗马、古希腊不同时期的特点,得出柱式的演变过程,柱式虽然在古埃及时就已经产生,直到古希腊时期得以法式化,成熟与完善于古罗马时期,并达到很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50.
“克孜尔模式”石窟是以新疆克孜尔中心柱石窟为典型代表的,是古代龟兹人在吸收外来佛教艺术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而开凿的,在我国佛教石窟遗址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缺少有关开凿石窟的纪年材料,对其进行分期断代非常困难。然而中心柱窟的分期断代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中外学者已经发表了不少包括中心柱石窟在内的龟兹石窟的分期断代意见,结论各不相同。通过考察克孜尔石窟的中心柱窟,从形制的变化、绘画内容演变、绘画风格以及克孜尔石窟在佛教石窟艺术中的地位入手,提出自己分期断代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