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3篇
丛书文集   63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36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61.
作为乡村人类学研究个案,白岩河聚落形成于湖广移民入川之后,具有隐蔽性和领域感的环境特征,其村落建筑具有南方民居以"院"为基本组合单位的形式特征,又不乏丰富多变的景观特色.所显现的文化的民间形态,应成为独特的资源而进入学术视野.  相似文献   
62.
长江流域住区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流域住区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上古时代的巢居与穴居阶段。此时的居住方式基本上是流动的,故有所谓"行国"之说。(2)起始于新石器时代而传承不息的乡村聚落阶段。遍布长江两岸大江南北的乡村聚落,具有"寄情山水,亲近自然"的特点。(3)起自奴隶社会而不断发展的城市住区阶段。城市是文明人类的自然生息地,长江流域城市起源早、发展快,近代以来城市数量已占全国城市总数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63.
64.
中国古代文明是古代世界上少数具有独立起源的文明之一,又是四大古代文明中惟一没有中断、绵延传承的文明。史前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和独特性,决定了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独立性和多元一体性。继“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中国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已列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但是,由于考古工作开展得不足、对文献缺乏认真的研究、理论思考的贫乏和研究方法的单一及模式的封闭,使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仍没有取得有说服力的结论。因此,我们约请了四位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明研究而且成绩斐然的专家,从研究的现状及现有条件、古代文献的意义及使用方法、聚落与社会结构、墓葬与社会组织等方面,诠释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形成。这组笔谈,既有新观点的提出,又有新的研究方法的使用与倡导,相信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5.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峡江地区早期人类聚居地表现出面积较小、延续使用时间较短、受洪水破坏严重等特点,在此开展聚落考古研究的难度较大.随着三峡工程的开展,考古发现材料不断丰富,笔者拟对该区域夏商周时期的聚落考古研究作一初步尝试.主要选取官庄坪、何光嘴、庙坪、中坝和双堰塘等几处典型遗址进行个案分析,通过研究单个遗址的平面布局和历史演变,来管窥峡江地区夏商周时期的聚落发展和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66.
嘉陵江中游旅游开发的瓶颈在于城市主题文化的长期缺位,发掘其独特性,有重点、有先后、有层次的打造主体文化是南充发展旅游业,提高城市知名度的重要途径。旅游开发对区域文化保护达成正效应的良性循环必须建立文化失忆的预警机制,通过专业团队的调查评估,政府部门的立法监管以及市民参与的建言献策和监督检举,做好文化失忆的防范和应对工作。  相似文献   
67.
明长城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财富,其主要作用是军事防御。在明长城发挥其军事防御功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军事活动为中心的聚落遗址。明长城区域军事聚落形成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军事聚落集中于长城以南、战事多发的地域。军事聚落的分布与双方战争形势以及具体军事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68.
聚落地名反映了人类社会在变迁过程中对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选择和适应。明清时期.西江走廊人口密度进一步增大.从平原、河谷到低山、丘陵等地区都有人口的分布。但受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作用.聚落类型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聚落地名方面.除保留原有自然特征和古越语聚落地名外.社会类型聚落地名大量涌现,充分反映明清时期西江走廊地带在社会经济发展等状况,并奠定了以后本地区聚落地名在和自然特征和经济类型等方面的分布空间格局和命名特征。  相似文献   
69.
兴隆洼遗址位于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是新石器时代先民聚落遗址。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隆洼遗址不仅是西辽河流域和内蒙古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同时也是目前国内发现  相似文献   
70.
渔洋文化遗址位于古渡之旁 ,环境优越 ,适宜人类生活。从其所存的甲骨、陶器等文化遗存以及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看 ,在商代 ,特别是殷商时期 ,它是一个平民聚居生活的普通聚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