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5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475篇
理论方法论   63篇
综合类   656篇
社会学   2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01.
在梅洛-庞蒂的早期思想中,对身体问题的关注构成了其现象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领域,身体是处于现象场之中的,在此场域中,身体走向了世界、走向了存在,唯此我们才能完成身体的生命功能,才能赋予刺激、感觉乃至知觉以意义,而这一切努力的原动力就在于他试图超越先验意识哲学的形而上学怪圈,这同时也是促使他走向后期的以“肉”为核心概念本体论研究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02.
德里达在<胡塞尔哲学中的生成问题>中把胡塞尔的现象学努力归结为对原初生成的追求,然后利用海德格尔、唐@迪克陶和黑格尔的思想资源,整合和改造他们(尤其是后两者)的辩证法思想,付诸对胡塞尔所谓"生成"的批判.弄清生成和辩证法在德里达和胡塞尔那里的真实意义,将会辨明解构理论和现象学在理论旨趣上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03.
何中华 《东岳论丛》2006,27(3):5-16
实践之所以具有本体论的含义,取决于它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所固有的开启性。在实践这一原初性范畴的展开中,一切可能的存在者“是其所是”,即显示并证成自身。按照“能指”与“所指”的划分,作为本体范畴的实践是在“能指”意义上成立的。“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昭示的乃是非外在式地看待事物的本然的观察方法,亦即“回到事情本身”。在马克思的语境中,对于作为人的实践性存在的展现方式的历史的把握,是一种反身性的内在的“体认”。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的现象学建构的独特角度。实践唯物主义之所以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就在于它给出了现实批判的合法性,从而使“改变世界”的要求获得了一个理论上的解决。  相似文献   
104.
卡尔·雅斯贝尔斯的《普通精神病理学》是现象学精神病理学和理解心理学的代表作,对20世纪精神病理学思想和精神病学思想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雅斯贝尔斯倡导人文科学的精神病学,把现象学方法应用于精神病理学研究,创立了现象学的精神病理学;他描述了发生学的理解方法,建立了理解的心理学;他的临床精神病理学开创了欧洲临床精神病学的新纪元。雅斯贝尔斯创立了一系列精神病学的新方法:现象学描述、因果说明、发生学理解。通过区分可理解关系与因果关系、理解与说明、发展与过程,雅斯贝尔斯指明了一条通达心灵生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5.
创造性地运用现象学的基本方法,从对审美对象的界定入手,深入地分析作为审美对象两极的艺术作品与审美知觉,揭示主客相融的审美活动的情感表现的特征,并对审美经验作了本体论的追究。杜夫海纳的美学既是现象学美学的最高成就,也鲜明地体现着美学的现代转向。  相似文献   
106.
探求认识的可能条件这一认识批判事业,合乎提问逻辑而应该坚持下去直到取得足以安然面对理性的结果。胡塞尔现象学的悲剧根源仅仅在于现象学方法相对认识批判目标的逻辑缺陷。在现象学方法的机智简捷外表下面隐藏着的,不仅有现实操作上的笨重,而且还有夸父逐日式的惨烈。其实,现象学方法和理念的逻辑意蕴已经启示着某种逻辑思维的方向,至少并未根本封闭逻辑思维的可能性。胡塞尔试图用现象学方法追求的意识哲学,完全可以通过设计一种特殊的逻辑思维方案来实现,此即具有彻底前提批判逻辑形式、能够直接切中普遍意识存在的演绎方法。这种也许被讥以陈旧过时的经典方法,不但蕴含着能够满足现象学方法哲学追求的逻辑品质,而且提供完成认识批判的逻辑保证。  相似文献   
107.
王恒 《南京社会科学》2003,16(12):38-43
胡塞尔的先验自我并不是空洞的形式 ,海氏的此在也非事实性的存在者 ,二者的根基都在时间性 ,都以其绽出结构作为意识或此在的存在形式。海德格尔思想一而贯之的基本线索 (最低基准 )就是要从时间来探讨存在的意义 ;而其前提和真实含义却是要从存在来探讨时间的本性。在《存在与时间》中 ,时间性是作为整体性问题的答案引入的 ;其“将来”的特征表征的是作为整体性的“自身性”。事实上 ,“当下”才是海德格尔的时间性的焦点。这与胡塞尔作为主体性本身的时间意识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从“原意识”到“眼下” ,对前对象领域的揭示 ,可以成为与法国现象学的全新的接口。需要注意的是 ,存在的动词化呈现的基本境域是海德格尔意义上的“世界” ,而不是实践。  相似文献   
108.
A·许茨在继承并发展胡塞尔现象学理论和吸收马克斯·韦伯理解社会学观点的基础上,创立了一种新型社会学流派——现象学社会学,从而奠定了他在当代社会学理论中不可替代的地位。通过对意义、自然态度、主体间性、日常生活世界等几个核心概念的分析揭示了许茨社会学理论的现象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9.
韩连庆 《中国学术》2003,4(3):320-326
作家贾平凹曾经说过一句很值得玩味的话:生病是另一种形式的参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生病往往使人体验到一个平时体会不到的世界。我觉得这句话很适合美国哲学家图姆斯(S.Kay Toombs)。  相似文献   
110.
马克思在实践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现象学方法诠释人的主体性,从而把主体性问题推进到实践生存论境地。现象学视域人的主体性突出表现为回到事情本身,现象学视域人的主体性突出表现为人类实践活动的建构性,现象学视城的人的主体性通过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去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